《是女儿是妈妈》:这就是缺男人爱的母女俩,活成了女性的反面教材

admin2025-07-03  8

1

很喜欢这一季《是女儿是妈妈》的环节设计,第六期的“人生剧本”和第八期的“脱口秀”,以另外一种形式来展开母女之间的关系,都是为了解开母女之间的心结。

“人生剧本”,跳出自身框架,以旁观者角度观看自己的人生,也让观众重新认识到,抛开女儿和妈妈的身份,八位嘉宾每个人都是独立有魅力的女性。

“吐槽大会”,用吐槽的形式,来向妈妈传递心声,说出平时说不出口的话,以幽默反讽方式来表达。

纵观八期下来,其他母女的关系在这些节目环节帮助下,或多或少都在悄然的发生变化,比如黄圣依学会了向妈妈撒娇来让妈妈妥协,程潇跟妈妈越来越有话聊,只有李嘉格母女的关系,还停滞不前。

因为李嘉格结婚,婆婆和妈妈的关系,是母女俩永远跨不过的点,两人一提到这话题就炸,一炸就哭,无法心平气和的坐下来谈谈。

李嘉格妈妈总把话说得含含糊糊,“不说了”,“你懂的”,“你心里不明白呀”,欲言又止,总期待女儿懂她的言外之意。

可李嘉格就是不懂,“你要说出来”,“你倒是说呀”,从一开始的无法理解到拒绝沟通,经历了多少次的无奈。

八年时间,困住了这对母女,她们母女俩的困局,成了节目最大的看点,上期节目播出后,热搜话题#李嘉格妈妈是上嫁的牺牲者#引起很多网友的议论。

2

李嘉格妈妈对这场婚姻有多不满意,就有多委屈。

从节目中妈妈透露出的三件事,全是跟男方家庭有关的。

一,为支持女儿音乐之路,把房子都卖了,正处于事业上升期,本可以成为大火的歌手,女儿却选择了结婚生子,妈妈多少都有点不甘和怨气。

二,男方母亲,第一次双方家长见面就出言不逊,当着妈妈的面贬低女儿;女儿结婚当天,父母大老远从东北到北京,没安排车接送,李嘉格理由是男方这边要接很多很多亲戚。妈妈得不到重视和尊重,所以妈妈生气。

第三,妈妈和婆婆“抢孩子”事件,李嘉格妈妈抱孩子,要换尿裤,婆婆把孩子抢过去,妈妈不给,最后造成了孩子被指甲刮伤哭了。

妈妈觉得这件事不是她的错,但李嘉格是息事宁人,和稀泥的态度,妈妈委屈,想要得到女儿一句公正的话,想要女儿站她这边,可在女儿看来,是件小事,妈妈觉得很心寒。

妈妈把这几件事说出来,她的诉求是让李嘉格站在她这边,理解她,而不是如此卑微的去讨好婆婆。李嘉格你也不要逼着妈妈理解你,接受你的婆婆。

总结就是,强势的妈妈培养出一个讨好型的孩子,结婚后讨好婆家,妈妈哀其不幸,怒其不争。

从原生家庭上来说,是妈妈造就了这样的李嘉格,那妈妈就不能抱怨她这样的做法。

3

李嘉格说,没人给她提供情绪价值,她失去了爱人的能力。想想都觉得她可怜。

自诩很爱她的妈妈,却只会不断地向她索求爱,却连女儿胶带过敏都不知道。

自诩爱她的老公,却不肯出面哄丈母娘,让她陷入左右为难的境地无法自拔。

李嘉格的委屈没人看到,自己深陷沼泽,尚且需要别人救她的人,如何去救别人呢?所以她暂无力气,无法去哄妈妈。

就如黄圣依说的,你先得被别人爱,内心的爱填满了,你才有去爱别人的能力。

同样是女儿未婚先孕,先斩后奏,为什么黄圣依妈妈就能如此释怀呢?

因为邓女士有百分百支持,爱她的丈夫,黄圣依说,今天出门时爸爸还给妈妈按摩呢。

遇到跟妈妈不能沟通的事情,黄圣依都是跟爸爸沟通,再由爸爸跟妈妈传达。

李嘉格缺少那么一个中间人做这个粘合剂。

没有了缓冲区,没有这防火墙,母女俩直来直往,刀光剑影,直戳对方心窝。

李嘉格和妈妈都是得不到爱的人,李嘉格妈妈得不到丈夫的爱,只能从女儿身上索取。

究其背后,都是隐形老公引起的。

理解李嘉格妈妈的不甘心和委屈,也心疼李嘉格的不知所措和心累。

这段母女情,最终是以什么形式存在,才能更好地向前走呢?

我认为,妈妈要学会放手,就像风筝,只有放出去的线才能有机会收回来。

至于女儿,不爱就尽早结束婚姻吧。

【注:图片来源网络】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zunli8.com/entertainment/1751472060a5329.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