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台湾金曲奖,low得像个笑话

admin2025-07-03  4

第36届金曲奖颁奖典礼,周末刚结束。

本届金曲奖从1648张专辑、23486件作品中,最终选出169件作品角逐27个奖项。

听起来阵仗很大,实则并未引起太多水花。

图片源自@ 人类登月广播

以前金曲奖获奖名单出来,不管你同不同意,总有想要与之争论一番的冲动。

但本届金曲奖应该是最安静的一届。

连骂都懒得骂,才是真危险了。

最土嗨的年度歌曲

金曲奖为何落到如此“下场”,看获奖名单就知道了。

争议最大的应该是“年度歌曲奖”:Energy男团的《星期五晚上》。

看到这你应该会心生疑问,都“年度歌曲”了我咋没听过?

别着急,这首“年歌”确实没火过台湾海峡,仅在台湾省本土爆火。

至于歌曲质量怎样,大家自由品鉴:

我查了下这歌到底咋火的?

一句话,和《跳楼机》同样套路:短视频推爆的。

这个Energy男团,算本土老团了。多年前作为小鲜肉团体小火过一波,可还没大火就开始闹内讧。这两年估计也是看到了“再就业男团”的爆红,于是一波老人又攒在一起,重组了男团。

这首《星期五晚上》是重组后主推的第一首歌。

只能说歌曲制作人深谙短视频套路,这歌你不需要听完整,只需听短视频特供的“十六蹲”片段就可以。

别误会,这“十六蹲”可不是乡野民间的“十八摸”;

而是成员们跟着音乐节奏连续下蹲十六次。旋律洗脑、动作魔性,眨眼间被短视频病毒式传播;

于是你能看到各种“十六蹲挑战”,有萌妹版、壮汉版、动物版,只要膝盖支持下蹲十六次这个动作,就能发个挑战小视频;

所以严格来说,《星期五晚上》不是一首歌,它更像一个营销策划事件,歌曲只是拍小视频的背景音。卖的是流量,而不是歌曲本身。

比歌更好玩的,是它玩梗的评论区:

这都能得奖,为什么我《跳楼机》不能得奖?

当然也有为“金曲奖年歌”抱不平,内涵台湾省至少还在认真搞原创;

这番言论很快被打脸:认真做音乐就做出了《星期五晚上》这种歌?那还是老实翻唱、别原创了。

平心而论,如果《星期五晚上》只是一首土摇爆曲,没人会说啥。毕竟萝卜青菜各有所爱,你听巴赫也不耽误别人听土摇。

但它真的够格成为金曲奖的“年度歌曲”吗?

从李宗盛的《给自己的歌》《山丘》再到Energy的《星期五晚上》,金曲奖的品味怎么能真像跳楼机一样审美跳楼呢?

既然“年歌”的标准已经下降成这样,那我强烈建议明年《跳楼机》也报个名!

火遍台湾岛算啥,咱的《跳楼机》那可是拳打华语音乐、脚踢韩流Kpop、真正能挤进国际市场分一杯羹的绝对爆曲,咋不配拥有个“年度歌曲”?

金曲奖rapper,没过《新说唱》海选

说完最受争议的“年度歌曲”,再来看看毫无讨论度的“最佳华语专辑奖”和“最佳华语男歌手”;

获奖的是吕士轩的《好声豪气》。

按理说这俩妥妥算大奖,以往都要争个头破血流的,咋这次连粉丝骂战都没有?

因为这次获奖者,可能真的没粉丝。

没粉丝又怎能引起骂战呢?

当我在获奖名单上看见最终花落吕士轩的《好声豪气》时,不由强烈好奇这到底是哪儿来的扫地僧。

结果一搜全是他去年参加《新说唱2024》连海选都没过的段子。

去年综艺海选都没过、今年就荣获金曲奖两项大奖,这逆天改命的剧本谁不爱?

可一听原曲,我相信你也有同样的感受:金曲奖现在好这口了?

太土了。

这种土味是台湾省特有的芭乐土味,举个例子就是周杰伦“哥的胸肌给你靠”。

只是这位的歌词比周董还要多添一份低俗:

很难想象现在还有人会把“胸型及格又柔软、只要抓着,手绝不可能立刻就松开”写进歌词,而这竟然还是一首告白小曲。

这样一个土嗨芭乐味DJ是咋被金曲奖看中的呢?

不止我们不清楚,就连台湾省媒体都不懂。

拿奖后对吕士轩的新闻标题是:“大黑马窜出头、自嘲流量最低的歌手”。

其实严格来讲吕士轩和金曲奖还是略有渊源的。

之前他和陈珊妮合作了一首《成为一个厉害的普通人》。前几年陈珊妮担任金曲奖评委会主席时,也邀请了吕士轩作为评委。

当然,这不代表吕士轩是有靠山、走了后门。

但吕士轩的获奖,本身就代表了金曲奖的某种趋势:从leo王开始,熊仔、蛋堡,金曲奖更偏好rapper。

而这些rapper除了曲风相同,更大的共同点是“出身”,他们都是本土歌手。

“金曲奖”的全称是华语乐坛音乐奖项,但这几年明显是故步自封了。

当歌曲的“产地”比“质量”还重要,金曲奖又如何服众呢?

金曲奖,土嗨神曲聚集地

有风光就有失意的,今年最大的失意者应该是林家谦。

专辑《隐形色》最初被提名六项大奖:年度专辑、最佳男歌手、最佳专辑、最佳作词人、最佳作曲人、最佳专辑制作人。

光看这六项提名,就知道林家谦的含金量有多高:这是一人包办了整张专辑啊。

林家谦算是这几年港乐培养出的一颗新苗子,不仅有陈奕迅等一众港乐大佬提携、更有《破·地狱》等高分港片来帮着破圈。

可金曲奖枯坐一整晚,最终是六项大奖提名、一无所获。

难怪有“好心人”建议林家谦当务之急就赶紧回家搞嘻哈,赶上下一届金曲奖说不定也能拿个“年歌”或“最佳男歌手”。

这当然是个段子,但这段子背后也折射出金曲奖的问题。

“金曲奖”衰落已经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了。

从以前怒喷评委有眼无珠到如今冷笑置之,金曲奖的衰落已成事实。

这原因可能是流媒时代,巨星陨落。连巨星都没有,金曲奖无论选谁都无法服众。

这点不仅是金曲奖,大洋彼岸的格莱美也正遭遇同一困境。

但这不意味着“金曲奖”可以完全甩锅。

看此次获奖名单,第一直觉应该是:听不懂。

是的,一个华语音乐奖项,很多歌却听不懂。

金曲奖主办方设置了太多“方言类奖项”。

比如最佳原住民语专辑奖、最佳台语专辑奖、最佳客语专辑奖,这些奖项固然推动了少数民族音乐的发展,比如这次拿到年度专辑和最佳台语女歌手的《suí水》就是一张高分专辑。

但从更宏观角度来说,方言歌曲过多,也让金曲奖更远离主流听众。毕竟大部分人只愿意听自己能听懂的语言。

连歌都无法听懂、自然会损失传唱度;

而缺少传唱度,又会影响金曲奖的公信度。毕竟一首你连听都没听过的歌获奖,又咋会服气它拿大奖呢?

金曲奖的“方言化”,让它逐渐成为一场小众圈层的游戏。

而当一个本该开放的奖项,开始闭门造车,那它就必定会面临一个难题:

池子太小、鱼太少。

拿这次被群嘲的“年歌”《星期五晚上》举例,就算拿tiktok神曲作标准,也是咱的《跳楼机》更有说服力;

但你不会真的认为《跳楼机》能配得上“年度歌曲”,所以就更衬托《星期五晚上》像个笑话;

曾经金曲奖的影响力,因为它的专业度和前瞻性引领者乐坛新风向;

但现在它成了土嗨、芭乐神曲聚集地;

就像我没想过第一次会感觉金曲奖“low”。

这绝对是金曲奖要考虑的重大危机了:如果作为华语音乐权威奖项,最后成为华语low曲聚集地;

那金曲奖,还有什么存在的必要?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zunli8.com/entertainment/1751544045a549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