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央视八套播出,由张译主演的电视剧《以法之名》简直像是他之前作品《狂飙》的完美对照组。《狂飙》的角度是站在了黑社会的立场上,美化了作恶多端的犯罪分子,《以法之名》则是真正展示了普通人在面对黑社会时的脆弱和无力。
前面播出的两天,还有观众说有些许无聊,随着剧情的进一步展开,《以法之名》的真正黑社会上线,观众立开始上头,所以尽管现在是一年四季当中夏季晚间电视机开机率最低的时间段,其收视率依然一路上涨。这部剧尺度之大贡献了很多让人觉得惊悚,不像是能在央视八套看到的场景。像是被陷害自杀的检察官,拿孩子当筹码逼认罪,后面还要拍涉黑保护伞,剧情是处处黑,一路黑到底,完全不给黑社会一丝一毫洗白的空间。
不给黑社会赋魅,名场面来源于现实
不知从何时开始,流行给反派洗白。影视剧创作去寻找反派的上下文,去探寻为什么反派会成为反派。好莱坞的众多大片一直影响到我国的国产影视剧,又刚好随着很多精彩反派的出圈,以前被人们是作为负面色彩的反派,成了香饽饽。
可是,影视剧让反派角色变得饱满不单薄是应该的,但问题是不应该给反派赋予人格魅力,他们就是坏。就像刚刚结束《藏海传》庆功宴,里面饰演反派平津侯的黄觉,接受采访时就到点子上了。不要给反派解释什么,他就是做了坏事的人,别用反派讨好观众。
一般影视剧当中,或多或少给反派赋予别样的人格魅力到还能说得过来,但是在现实主义题材里面,真的不应该给黑社会赋予人格魅力。
《以法之名》目前给大家贡献出来不少名场面,让不少观众看到的时候心里面都觉得胆颤害怕。因为这不是杜撰,这是真实取材。
黑社会用孩子性命逼迫张文菁认罪、绑架喊冤群众、当街撞车恐吓律师,傅东育放话就是没删减,到时候官商勾结,保护伞都要来。这些违法犯罪行为,全部都是发生在真实案卷中记载过来自全国各地的黑社会老大干过的真事,官方都拉了一个对照表出来。
这些曾经一个个就应该千刀万剐的黑社会,怎么都不应该在影视剧当中被赋予别样的人格魅力,他们就是丧尽天良的坏蛋。
试着代入这部剧当中被黑社会陷害的检察官乔振兴妻子的视角,她身为一名中学教师,和丈夫从来没有做什么违法乱纪的事情,即便是面对搜捕也放开让去找,结果却发现自己的床板底下里面捆扎了整整三百万人民币!钱从哪里来的?她全然不知。跟着,丈夫遗体被烧毁,证据链全断。面对一手遮天的黑社会,普通人只有背脊骨发凉的份,就像是一个在大海当中的孤舟,什么都抓不住,一切都是百口莫辩。
《狂飙》写黑道童话,普通人永远是炮灰
那么,几乎可以被拿来看作是一体两面的《狂飙》,角度站在了黑社会老大起家发财致富路。《狂飙》热播之后,全中国各地的烤鱼店火锅店全部打上了高启强的涂鸦,并且写下了那一句响亮的是slogan:“风浪越大鱼越贵”或者是“告诉老莫,我想吃鱼了。”
《狂飙》像是一场被美化的黑道童话,刻意隐去了黑社会老大手段极尽残忍的情节,重点刻画了黑社会老大在成为老大之前,小人物受尽波折最终逆袭的部分。
《以法之名》演了黑社会使用书本垫背之后再去锤击人的内脏,这种打法能够造成内伤却不留痕迹。《狂飙》拍了吗?高启强不这么干,就能成黑社会老大?春秋笔法来书写黑社会老大的电视剧,导致普通人陷入了崇拜黑社会老大的怪圈之中,忘记了自己可能是被黑社会无辜牵连击打的普通人。
张译亲自做对照,证明大男主号召力
非常戏谑的是,《狂飙》主演就是张译,《狂飙》火了高启强的饰演者张颂文,不少人都讽刺说男主张译成了这部剧中的陪衬。
难道张译暗暗跟这个说法较劲?再一次接拍了类似的扫黑剧,他从警察变成了检察官,不仅要面对扫黑更要找到他们自己内部的灯下黑。
最高检察系统大开绿灯翻出案卷,让《以法之名》放开拍。张译始终站在了这个维护公平正义的道德准线之上,顶住了他总是拍戏同质化、同类型角色压力之,向观众证明,《狂飙》可以火,那么《以法之名》更应该火。《狂飙》站在了讨巧的角度,讲述了一个普通人逆袭成为社会大佬的故事。《以法之名》则是站在了更加现实的地方,揭示黑社会黑势力的真实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