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映了9天之后,《无名之辈2》和《恶意》两部新片正式上映,但成绩让人大跌眼镜。
和进口片PK,国产电影已经很久没输过这么难看了。
上映首日,《恶意》和《无名之辈2》排片占比分别为19.7%和15.4%,远远落后于《侏罗纪世界:重生》。
截至发稿,上座率和票房占比甚至不如排片仅有4.0%的《F1:狂飙飞车》,排片和票房占比倒挂明显,会让影院经理减少排片。
《恶意》是相对“轻盈“的商业类型片,在陈思诚的整体布局中不是特别重要的一环。
重点说《无名之辈2》。
延续七年前的口碑佳作和票房黑马,一口气打造两部续集,能看出导演饶晓志有把“无名之辈”这个IP做大做强的野心,并为之投入巨额成本。可结果呢?
点映没能点出高票房,也没能保住好口碑。
豆瓣在电影上映前会控制评论,不让观众打分,只能在“想看”里发布评论,也不会计入总评分,大部分看过点映的观众会忍着先不评论。
7月5日正式上映,豆瓣涌进了大量差评,电影口碑控制不住了。
大量差评中,有观众表示“体验了一次在电影院没看完就走的感觉。”有网友批评电影“彻底失去了前作中接地气的底层叙事。随之而来的便是近乎为零的视听,以及更可怕的内核。”
还有观众一针见血的指出电影“花了大量篇幅描绘陈三金在懦弱、自私、挣扎与痛苦,然而,这一切建立的基础是彻头彻尾的虚假和操纵。观众被迫消费陈三金的真实恐惧和崩溃,而这种消费行为在影片结尾被轻描淡写地用“全国观众转而同情他”来粉饰,仿佛就能抵消整个节目的反人性本质。 ”
再往后翻,会发现豆瓣解禁后,太多人排着队打低分、写差评。
有给电影重新命名“再见爱人版抓娃娃大电影”的,有指责导演“根本不懂电视”的,有吐槽“比第一部差远”的,还有吐槽结局潦草、不配高分的。片方做首映礼好不容易积攒起来的那点好评,在这波差评的冲击下变得毫无说服力。
总结来说,打差评的观众,普遍因为带着对前作的期待走进影院,难免会有极大的心理落差。
七年前的《无名之辈》以劫匪和残疾女孩的情感变化为主线,讲述了接地气的底层故事,主线剧情没走出过那栋楼;
但《无名之辈2》除了延续三个主演外,剧情、人物设定和视听呈现都和前作没有一点关系了,更加侧重商业性和娱乐性,将各种元素融入其中,挂“无名之辈”的片名,不过是出于商业考量,想要将看过前作的电影拉回到电影院而已。
立不起来的人设、漏洞百出的故事、明显套用《楚门的世界》的设定、丢掉了拍前作时的质朴和诚恳,观众凭啥给你好评呢?
回顾这七年间,导演和主演的变化,就不难理解电影为啥会拍成这样了。
一切都是充满算计的结果。
七年里,章宇和任素汐的事业都在一步一个台阶的往上走,到了今天,你再让他们拍那么小成本的电影不合适。
而从剧情来说,《无名之辈》小空间里那种人物关系的构建、多线叙事的巧思很难复制和延续,它不是漫威超英电影或阿汤哥的碟中谍那样,可以套用一个格式让系列电影重复上演,想要一部忠于前作的续集,太难为编剧和导演了。
今天的饶晓志也和七年前大不一样。
拍《无名之辈》时饶晓志自己也是无名之辈,他能自由的俯下身去拍一个接地气的底层故事,他能发自内心的和电影中的角色共情。
电影上映后成为口碑、票房黑马,豆瓣评分8.0,饶晓志事业飞升。
后面的《人潮汹涌》《万里归途》都成功大卖、票房翻倍,从刘德华到张译、王俊凯,饶晓志开始合作大牌明星。
有了资本积累,他投了《刺杀小说家》,以出品人的身份站上了《流浪地球2》的发布会,和郭帆平起平坐,成为头部电影人。
身份架到这了,再回头拍《无名之辈》那样的电影,还合理吗?
都不用资本绑架,饶晓志自己都要绑架自己。
投资更多、盘子码的更大、票房回报越高,这是《无名之辈》两部续集的创作底层逻辑。
《无名之辈》场景太单一了,放到泰国拍跨国大片;
底层人物的故事太小了,把《楚门的世界》拿过来;
纯拍对话文戏太不上档次了,拍戏中戏,上演炫酷枪战。
饶晓志有没有在成功中迷失自己?我不知道。
但相信很多人都已经感觉到了,他的既要又要还要。
刘德华在《红毯先生》的片酬超过6000万,《无名之辈3》也少不了多少吧。
如果不是投资太高,为何要分成两部?
有不明真相的网友怒骂《无名之辈2》,质问为何没有陈建斌“卸磨杀驴还是过河拆桥?”其实陈建斌参演了第三部。
没错,三部电影,都是独立剧情、毫无关联。
很有意思的是,原本现在的《无名之辈3》是《无名之辈2》,而正在上映的这一部,才是《无名之辈3》。
片方算计的太深了,用阵容稍差一点的在暑期档打头阵,将集结刘德华、王俊凯、杨超越的横跨三国更大制作放到贺岁档,谋求更高票房。
而上海电影节期间的发布会,则将两部电影的两套主演班底混到一起,吸引更多关注度。
到这里,突然想到了《红楼梦》里那句“机关算尽太聪明,反误了卿卿性命。”
饶晓志忽略了一点,《无名之辈2》口碑不好,会不会影响第三部的票房?《酱园弄》第一部被骂,已经开始有人诅咒第二部网播了。
电影就像一面镜子,导演有没有诚意、安的什么心观众看得一清二楚,导演糊弄观众,观众就会用票房糊弄电影。
这部电影口碑会发酵成什么样子,会成为岌岌可危的英皇的救命稻草、还是压死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让我们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