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竞赛单元的影片之外,观众来影展还能看些什么?
本届影展与官方合作机构柏林国际电影节、法国驻华大使馆、法国文化中心、英国国立电影电视学院以及FIRST纪录片实验室·合作伙伴小红书,共同带来特别展映、聚焦柏林、学院精神、无地图漂流 :爱德华多 · 威廉姆斯短片展、人间短歌 :非虚构短片几组主题展映。
在中国电影诞生120周年的历史节点,影展亦带来FIRST青年电影展荣誉主席谢飞导演1986年的经典之作《湘女萧萧》,在回顾中定格经典时刻。
影片不仅呈现了蒙昧传统中女性的隐忍与挣扎,也以极富诗意的方式,呈现了一个关于身体、情感与自由意识苏醒的故事。影片映后亦将呈现幕后纪录短片《重返萧萧故乡》,回溯华语电影经典之初的动人魅力与力量。
在本届影展的开幕日和闭幕日,两部风格迥异却精神共振的影片遥相呼应,构成了一次从“原始”通往“将来”的诗意穿梭。《原始星球》(4K修复版)作为一部经典动画、以奇幻寓言的形式,描绘一个遥远星球上两种文明的冲突与共生,揭示原始状态中潜藏的复杂性与创造力——原始的不一定是陈旧的,它可以是充满可能、张力与生机的源点。
闭幕日,由本届主竞赛评委会主席伊莎贝尔·于佩尔主演,以极其当代与私人的笔触,描摹一位女性哲学教师在生活秩序崩塌后如何重新拥抱日常与自由,提示我们:未来不一定高远难及,也不总是冰冷平滑的技术想象,它可能正潜伏在日常的缝隙中,以温柔的方式展开。
两部影片,一个来自1973年的幻想预言,一个出自当代的现实体悟,在时间的两端形成回响,共同勾勒出一段同时蕴含混沌与希望的弧线,一段从原始走向未来、不断处于破裂与重建中的生命进程。
同时,闭幕日将特别呈现韩延导演最新电影短片《未来赞美诗》,主演将参与映后,与观众分享创作时刻。
聚焦柏林特别策展第四个年头,在这四年间,我们以“短片”为桥梁,搭建出华语与世界电影交流的桥梁,创作者们在其中得以窥见另一处创作领域中的电影创作趋势,也成为观众最趋之若鹜的策展单元。
从FIRST PIONEER先锋创作荣誉影片《是日访古》驶往柏林,到《月亮照常升起》从柏林归返FIRST影展摘获FIRST PIONEER先锋创作荣誉,再至24年FIRST青年电影展竞赛最佳短片《课外活动》奔赴柏林,终至聚焦柏林的节目持续回归,一种跨越形式与语言的默契正于电影节语境之中发挥超越影片本身的力量。
本次聚焦柏林的作品影片刻画人类及其生存之境,运用档案素材,映照日常生活的数字化与自动化。柏林短片竞赛单元总监Anna在此为观众送上策展祝福:“柏林电影节短片竞赛单元很高兴能为中国的观众带来一系列精选国际短片。这些影片均在柏林电影节完成其国际或世界首映,并将作为特别策划在FIRST青年电影展呈现。这是两大电影节之间第四次成功合作。今年展映的焦点集中在动画片和纪录片上,它们以独特的影像语言,映照出我们身处这个动荡世界的往昔与今朝。”
学院的精神基于交流与求索,亦关乎短暂而珍贵的在校时光中所建构的社群网络,影视学院的学术梳理与教育传播功能也在学院精神中延续。本年度影展邀请英国国立电影电视学院(NFTS)呈献毕业短片精选,涵盖剧情、纪录及动画三大类型。于专注的欧陆视角中,无关乎竞赛的语汇优劣及技术生熟,只关乎填补青年影像的野生历史,以及任何有关新生的青涩、耀眼与纯粹。
英国国立电影电视学院创立于 1971 年,作为全球顶尖影视教育机构,持续为英国及世界影坛、电视界与游戏产业输送顶尖创意人才。2018 年,学院同时荣膺英国电影学院奖(BAFTA)" 英国电影杰出贡献奖 " 及英国高等教育界最高荣誉 " 女王高等教育周年奖 "。
FIRST PIONEER先锋创作单元评审、阿根廷导演爱德华多·威廉姆斯是当代实验影像的探路者。他持续探索流动的观察模式,挑战常规媒介形式,关注全球化与数字时代下身体与空间的漂泊状态,形成了极具个人特色的视听语法。本单元呈现其五部短片代表作,邀请观众跟随导演的镜头游历世界,同漫行的青年一起跨越国族与文化、虚拟与现实。这里没有既定的地图,只有连续生成的新的感受、经验与批判。
本年度「人间短歌」非虚构短片展映单元,由FIRST纪录片实验室携手小红书公司联合策划,立足于小红书庞大而活跃的UGC社区,单元呈现的9部UGC作品以私人记忆折射不同地域的往昔与今日、描绘当代中国人的细节样貌。是一首首来自现实深处的日常短歌、一场场社区共创。“人间”代表着需要重新被发现的日常真实,“短歌”是个体以独立表达对时代做出的各异的回应。
*影展早鸟全程观影证阶段将于今日截止,标准阶段全程观影证及单日观影证自7月9日开放至7月19日,观影证及观影席位数量有限,售完即止,购买及预约成功与否以系统实时余量及预约先后顺序为准,详见官网观影证购买须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