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总是会展现出来一些东西,同时屏蔽另一些东西的。但不论怎样屏蔽,我们依旧是可以从电影展现出来的内容当中找到一些蛛丝马迹的。影视本身带有宣传的作用,但是要理解这个作用的真正意义,就不得不结合一下时代背景去看。当一部影视作品所处的时代是一个两两争锋的年代,那么影视作品所展现出来的内容就需要商榷了。
今天给大家推荐的影片《妙不可言》是一部青春片,讲述的是一个叫凯斯的普通高中生因为喜欢上了校花阿曼达而对其展开了追求。阿曼达恰好因为自己的富家男友太花心而与其分手。于是,凯斯在自己的死党沃茨的帮助下,朝着阿曼达发起“进军”。最终,凯斯凭借着自己的努力成功的完成了跟阿曼达的约会,然而这个时候他才发现,自己真心喜欢的人是沃茨。
相信每一个看完本片的朋友不难联想到香港在1994年有一部叫做《笑林小子》的喜剧片,两不电影在设定上以及基本框架上是非常相似的。当然,今天我们谈论的话题并不是后者对于本片的模仿,而是说在本片中我们可以看到一种怎样的逻辑设定,以及这种设定在冷战时期的现实意义。
凯斯是一个普通的美国中产阶级家庭,在他们的家里,父母亲,自己的兄弟姐妹以及一幢独立的别墅式的房子是标配。上班族父亲一个人上班就可以养活一大家子人,要知道,凯斯他们家有三个孩子。为什么要介绍他们的家庭构成呢?这一点至关重要,因为在八十年代,在全球范围内,美国梦是主流,什么样的梦才叫美国梦呢?
美国梦具体有以下几个特点,首先是房子,以及乘用车。美国在宣传自己的美国梦的时候,总是会选用一个门口带草坪的大房子来彰显自己的家居环境优渥。这也是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的普通人梦寐以求的;其次就是家庭结构,通常情况下一个家庭中只需要男主人一个人上班就可以满足整个家庭的开销,女主人可以安心的当家庭主妇,这是美国梦的另一个重要方面,重要的是工资条件以及家庭开销可以非常契合;第三个点就是家庭成员,除了男女主人之外,一定会有几个孩子以及一两个宠物,孩子至少是两个,这几个孩子并不会因为自己的人数众多而过的很一般,相反,家庭开销对于孩子来说并不是问题。
我们可以看到这些美国梦的最显著特性在本片中的到了很好的宣扬,然而本片并不仅仅是对于优渥的物质条件的宣扬,而是对于片中的主人公所处的环境的一种肯定。凯斯是一个高中生,他的生活并不会因为即将到来的升学压力而有任何的压抑,相反,课余之外,凯斯还可以拥有自己的兴趣爱好,且可以同时追求学校的校花。别小看这一点,这对于当时的我们国家乃至很多第三世界国家的青年人来说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
虽然这种吸引力在现在看来并不都是好事情,但是想想摇滚在六十年代代表着什么,想像这种标配着的生活在当时又代表着什么,我们自然理解,这样的设定并不是创作者一时的空穴来风。青年人是未来社会的潜在力量,如果能在青年人三观还未完善的时候就进行一种舆论输出干预,那么在不久的将来,当青年人成长为这个社会的中坚力量之后,他们青年时期向往的美好生活就不需要在进行舆论宣导就能被当作范本,这种宣传教育可谓是一本万利。
这就是影视作品的舆论宣传效应,我们可以回想一下,为什么当代很多人会将宠物以及带草坪的独栋别墅当作自己人生巅峰的标配,很难说不是受到自己青年时代的某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这就是电影在意识形态宣传领域的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力。
我们可以看到《妙不可言》是一部非常顺畅的青春喜剧片,而本片的核心并不仅仅在于它表面上展现出来的青春喜剧,而是在于打造这样的青春喜剧俨然成为了一种范本,对于他的观众来说,里面所描绘的生活可以成为自己今后在人生道路上的某种向往,这俨然已经超越了青春喜剧的范围。
这种内在的无法被磨灭的影响,很大程度上已经成为了一种被垄断了的描述,美好的生活从来都不是一尘不变的,但是当美好生活的定义被绝对化了之后,后来者需要做出来怎样的努力才能让旁观者意识到美好生活并没有放置四海皆准的范本呢?这样的影响在当今世界已经有了显现,这自然帮助了我们在理解冷战时期的影视作品的时候有了一个参看。电影究竟是独立的存在还是说是具有一种潜在的意识形态的传播工具,相信,随着我们接触的信息的增添,这种真实会越来越显而易见。
……
你好,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