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一则消息引起轩然大波,28岁的翁帆嫁给82岁的杨振宁。
这段跨越54岁年龄鸿沟的婚姻,从一开始就被置于舆论的风口浪尖,质疑与猜测如潮水般涌来。
二十一年转瞬即逝,新的疑问又在人们心头浮现:翁帆未育子女,也未曾继承杨振宁的遗产,甚至还传出她冷冻9颗卵子的消息。
这一系列看似令人费解的举动背后,翁帆的真实想法究竟是什么?
本文信源来自权威报道【网易娱乐】【腾讯网】【庞军网】(详细信源附在文章末尾),为提升文章可读性,细节可能存在润色,请理智阅读,仅供参考!
如今翁帆49岁,杨振宁已经103岁了,放到现在不管任谁看到这个年龄差,依然会大吃一惊。
本以为翁帆和杨振宁的婚姻维持不了多久,但是没想到他们竟然携手度过了21年了。
今年六月份,翁帆和杨振宁还一起共同出席活动,视频中杨振宁的身体状况尚可,虽行动需拄拐,但是精神状态良好,翁帆也是全程陪伴在丈夫身边。
据传,早在多年前,杨振宁已经将大部分遗产分给了与前妻所生的子女。
翁帆只得到了北京某高校的一栋三层别墅的使用权,这一消息传开,又引起网友的猜忌。
但是,在杨澜的采访中,102岁的杨振宁面对“您百年之后,对翁帆有什么安排”这一问题时,他表示“我走后,希望她再婚。”
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的婚姻逐渐让外界有了新的认知,那些曾经甚嚣尘上的质疑,在现实的映照下,愈发显得苍白无力。
此外,杨振宁曾在《人间重晚晴:杨振宁翁帆访谈录》采访中提到:这段关系让他的生命得到了延续。
翁帆也曾表示:杨振宁给了她一个纯净的世界,他的价值观和人生观深深地影响了她。
当外界还纠结于年龄差时,杨振宁光辉的人生轨迹,或许藏着这段关系最本质的答案。
杨振宁1922年出生于安徽合肥,父亲杨克纯是美国芝加哥大学的数学博士,曾在清华大学任教,专攻数学领域。
他自幼随父母迁居多地,5岁时开始接受启蒙教育,先是在家中由母亲教导,后进入新式学堂。
就是因为这样的家庭环境,杨振宁从小就接触到学术研究的氛围,对知识有着天然的亲近感。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杨振宁随家人辗转至昆明,一年后,他考入西南联合大学物理系。
西南联大虽然条件艰苦,但是在校学习期间教授大一国文的有朱自清、闻一多、罗常培、王力等著名学者。
另外,教授杨振宁大一物理的是赵忠尧,大二电磁学跟随吴有训,力学跟随周培源学习,吴大猷指导他的学士论文。
杨振宁在这里受到严格的学术训练,打下了坚实的物理基础。
他从西南联合大学毕业后,进入清华大学研究院学习两年,完成了题为《超晶格统计理论中准化学方法的推广》的统计力学文章。
1944年杨振宁考取了留美公费生,按照考试委员会的规定,杨振宁从1944年到1945年在西南大学附属中学教了一年高中数学。
在此期间,杨振宁最大的收获就是结识了班上一位女同学杜致礼。
但是此时的他们并没有过多的交集。
没多久,杨振宁赴美留学,师从费米、泰勒,杨振宁在泰勒指导下做研究。
时隔几年,杨振宁彼时在普林斯顿高等研究所工作。
杜致礼因战乱赴美留学,在一次的机缘巧合下两人重逢。
相似的文化背景和共同话题让他们逐渐走进,1950年结为夫妻。
婚后,杜致礼全力以赴支持杨振宁的学术研究,将家庭打理的井井有条。
与此同时,杨振宁与李政道共同提出弱相互作用中宇称不守恒原理,后经吴健雄实验验证,二人因此获1957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因其在粒子物理学、统计力学和凝聚态物理等领域的里程碑性贡献,还获得拉姆福德奖、美国国家科学奖章等诸多荣誉。
然而在杨振宁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等重要时刻,杜致礼始终陪伴左右。
1995年,汕头大学一场国际华人物理大会,让19岁的翁帆和杨振宁结下不解之缘。
作为学生代表,翁帆接待杨振宁夫妇,彼时的她很是敬佩杨振宁,但她一直是把杨振宁视为自己学习的榜样,并没有想到感情之事。
而杨振宁夫妇对她的印象也很好,因此他们就留联系方式,此后一直保持着书信往来。
直到2003年,杜致礼因病去世,结束了一杨振宁长达半个世纪的婚姻。
杨振宁妻子去世后,翁帆写信安慰,两人的交流愈发频繁,他们之间的话题越来越广泛,感情也在不知不觉中悄然升温。
2004年,他们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成为恋人,最终携手走入婚姻殿堂。
一时间,这段跨越54岁的年龄差,瞬间成为舆论的焦点,但是当我们沉下心来观察,会发现他们的关系不止表面那么简单。
翁帆也经历过婚姻,所以她分得清楚爱情和崇拜。
而杨振宁也很喜欢她,但他觉得年龄相差太大,最后决定在一起的时候杨振宁也是下了很大的勇气。
他们的婚姻一直存在质疑,有人认为翁帆是为了杨振宁的财富和地位。
但是面对这些质疑翁帆并不在意,甚至连她的父亲都表示支持女儿的行为。
正是因为父亲的支持,翁帆更是下定决心陪伴在杨振宁身边。
婚后翁帆对杨振宁的照顾是无微不至,随着年龄的增高,杨振宁的身体直线下降,翁帆会根据杨振宁的身体状况调整饮食。
出行时,她也时刻关注着杨振宁的需求,像照顾孩子一样照顾他。
翁帆对杨振宁的照顾,不仅体现在生活起居上,还延伸到学术领域。
她会协助杨振宁整理学术资料、翻译论文,参与到他的学术世界中。
由翁帆编译,杨振宁著的书籍《曙光集》于2008年出版,书中精选了杨振宁所写的五十多篇文章,这背后离不开翁帆的努力。
然而翁帆本身也是一位追求上进的女性,2018年,翁帆与杨振宁合著的书籍《晨曦集》发布并出版,进一步见证了他们在学术上的合作与交流。
早在几年前,杨振宁让翁帆冷冻了9颗卵子,杨振宁深知自己与翁帆的年龄差距,他希望自己百年之后,翁帆仍有选择成为母亲的权利。
这一决定是俩人深思熟虑后作出的,是对生命的尊重,它无关利益,而是关乎一个人对自己人生的自主规划和对生命的延续。
很显然,翁帆在这段感情中收获了一段刻骨铭心的人生经历,以及在陪伴中所获得的内心的满足。
翁帆与杨振宁的婚姻,是一场灵魂的相撞。
他们在精神上相互共鸣,在生活上相互扶持,翁帆图的是一份真挚的感情,是一个能与他深度交流的灵魂伴侣。
他们用21年的时光,让我们看到了真正的爱情是可以跨越年龄、世俗的阻碍,抵达灵魂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