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部电影有一个很妙的设定,就是电影一开场,包括电影中部,片中人物都在强调一个概念:“打归打,唱归唱”, “他放他的枪,咱听咱的戏,两码事”,意思就是外面不管怎么打仗战乱,老百姓该怎么过日子还怎么过日子,歌照唱,舞照跳,包子照吃、戏照演,一点不受影响。
先开始,我还觉得,这样的台词出现的太多,是否有些不妥啊?有点“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意思,导向不太正啊。
但是到了电影后半段,当洪大帅不由分说一枪崩了刘八爷,并在演员唱戏过程中各种捣乱打断,武力威逼戏班改戏的时候,大家才意识到,个体的命运早已卷入到国家大事的洪流之中,谁也不能幸免。
所以我说这是一种很妙的设定,就是片中人物先开始都不当回事,不认为战事会影响他们的生活,但现实却将他们掌掴打醒。
为情所困、萎靡不振的花脸名角金啸天,晕晕乎乎了一天,抽大烟、睡大觉、误大事,但却在清醒上台后做出了正确的选择——坚决不改戏!将生死置之度外,哪怕枪口直怼,也坚决不改!因为戏比天大!戏,对于唱戏的人,比生命还要重要!
这一刻,“戏台”的意义才算得到了证明与升华——有些东西必须坚守!
暌违多年,陈佩斯重返大银幕,携手黄渤共同带来这部嬉笑怒骂、荒唐滑稽的“戏台”。整体上看,电影的品质还算不错,戏剧冲突、喜剧效果都OK,但可能本身就是根据舞台剧改编而来,所以本片多少带了一些“话剧范儿”、“舞台腔”,包括主要人物的台词、对话,看着都很像话剧。
表演方面,黄渤、姜武可谓活灵活现,尤其是两人“老乡见老乡”,用唐山话你来我往的片段还挺搞笑的。
余少群的花旦扮相俊美,举手投足很有说服力,但是多少有点脸谱化和刻板印象。
杨皓宇的表演,个人不太喜欢,太过于咋咋呼呼,一点小事就在那叫唤,哭天喊地、神经兮兮的,显得有些夸张过火了。
陈佩斯的表演一如既往的稳定,有他在的戏份都显得很扎实;但是他儿子陈大愚的表演,讲真,有点做作了。尤其不喜欢他说话的声调,过于油腔滑调了,这也许是这个人物的角色需要,但是面对大帅时可以谄媚,面对戏班班主和戏院经理时,他的声音则显得有些油腻和拖沓,少了一些威严感和对比性。个人认为这是他本身声音特质的问题,“硬”不起来,不够“劲儿”,影响了其表演上的发挥。
六姨太这个角色的设计,我有点没太明白,除了增加了一些低俗的荤段子,比如楚霸王叫春、这是压腿的声音、我是最爱你的人……还有其他存在价值吗?跟个神经病一样!而且戏院后台就跟他们家后院一样,随便进出,有点太扯了吧!
作者:蓝雨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