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BO原创剧失手了,旗下最烂年代剧!

admin2025-07-18  4

在HBO出品的美剧《镀金时代》中,角色们清醒地意识到自己活在一个“有意思”的时代。剧集设定在十九世纪八十年代,开篇不久,一位地产律师便评论说:铁路业一天就能造就或毁掉上百万美元的财富。其中的佼佼者、“强盗资本家”乔治·罗素正设想打造一条横贯美国的高速专线,实现前所未有的货运效率。托马斯·爱迪生让整栋建筑点亮电灯,曾是幻想的景象成为现实;而奥斯卡·王尔德凭借其妙语连珠俘获了纽约上流社会的芳心——尽管他的戏剧未必卖座。这一切激荡着社会底层与边缘人群:移民、工会分子、女权主义者,以及正在崛起的黑人中产阶级。

不过,尽管剧集多少提及这些历史进程,它的真正重心却放在乔治的妻子——伯莎·罗素的“社交升级战”上。这位雄心勃勃的女性誓要打入曼哈顿老钱圈的核心。全纽约上空回荡着变革的气息,而第一季的紧张感却寄托在一桩琐事上:罗素家的邻居、出身旧贵族的艾格尼丝·范·赖恩是否愿意跨过第六十一街去拜访他们。

“镀金时代”一词出自马克·吐温1873年的同名小说,那本书是一部针砭战后物质主义与腐败的政治讽刺之作。而如今这一说法经常被用来比拟当下日益扩大的贫富差距。不过,《镀金时代》的主创朱利安·费罗斯——他曾打造过因美化英国贵族阶级而遭批评的《唐顿庄园》——这次依然痴迷于“表面之美”。放眼当下荧屏,很难找到一部剧比这更华丽空洞。一位商人说“银行就像女人——对无关紧要的事大惊小怪,却无视真正重要的事”,这句本该展现他粗鄙的话,却意外地成了整部剧剧情架构的写照。不少优秀剧集能把“琐碎”拍得精彩,甚至发人深省,但《镀金时代》却因为每集进展寥寥,连“肥皂剧”都难称:当罗素家与范·赖恩家的管家开始冷嘲热讽地争论沙拉叉和咖啡勺的位置时,观众就明白了——本剧只打算喂我们些边角料。

问题的一大根源在于:剧情几乎没有真正的“代价”。其他描写超级富豪生活的剧集,比如《继承之战》或《白莲花度假村》,都能展现金钱无法为人遮蔽情感(甚至肉体)上的创伤,反而令人物更易受伤。但《镀金时代》设定在一个社会剧烈动荡的年代,人物命运应是变幻莫测才对。剧集早期还营造过这种“危机感”:一位企图从乔治那里骗取铁路项目的市议员,不仅自食其果,还因破产羞愧自尽。但此后,类似的严重后果再未发生——就算有破产危机,也很快被“逆转”。

举例来说,在第二季后期,艾格尼丝的儿子奥斯卡失去了家族全部财产。这个深藏性取向的男子一直试图通过与富家女联姻来维持自己的奢华生活,可偏偏他选中的女子也暗藏心机,设下骗局,最终导致范·赖恩家陷入困境。身为寡妇的艾格尼丝眼看要卖掉家产,晚年与妹妹阿达同住,仆人也将失去依靠。这一情节,算是整部剧为数不多的“爽点”:装腔作势的奥斯卡终于自食其果!可好景不长,下一集里,阿达竟意外继承了一笔巨额遗产,所有困境瞬间烟消云散。她们的侄女甚至兴奋地宣布:“什么都不用改变啦。”

这部剧并非全然不自知角色的短视。在第一季中,伯莎一门心思操办女儿格拉迪丝的首度出场秀,而与此同时,她丈夫乔治正面临入狱风险。原本对妻子百依百顺的乔治,开始觉得她越发荒唐。到了新一季,伯莎自认为为格拉迪丝找到了理想婚配——一位英国公爵,其古老的头衔将为罗素家这类“新贵”带来压倒性的社交资本——于是她几乎不像一个母亲,反倒像个皮条客,冷冰冰地无视女儿的情感,只为敲定这门婚事。但编剧费罗斯并不将此视为角色“黑化”,反而生硬地把伯莎转塑成一个早期女权主义者:她在晚宴上高调争论女性投票权,甚至不惜牺牲自身社交地位为离婚女性发声。这条“洗白”弧线显得十分牵强,难以令人信服。

更糟的是,费罗斯一次次翻出他那套早已用尽的旧把戏。即便有克里斯汀·芭兰斯基精准的表演,观众对艾格尼丝口中那些“胡说八道”“土包子”之类的俏皮骂词也早已审美疲劳。她被新奇事物吓到,比如午餐喝热汤这样的“惊世骇俗之举”,本该博君一笑,但重复多了,也只剩尴尬。艾格尼丝显然是向《唐顿庄园》中的老伯爵夫人致敬(或照搬),但这种“复刻”式角色已经显露乏力。《唐顿》的最大魅力之一是“楼上楼下”的对照,但《镀金时代》里的仆人们只是不断上演泪眼婆娑的自白,毫无内心世界可言,根本无法替代真实的情感厚度。唯一的例外是佩吉——剧中唯一的黑人主要角色,她确实令人印象深刻,但她的故事线与曼哈顿或纽波特的主线剧情相去甚远,仿佛身处另一部剧集中。而“楼上”那群人则像瑞士钟表一样定期订婚又退婚,机械到令人无感。

不过,这一季终于让“后果”降临了,也因此成为本剧目前为止最出色的一季。之前埋下的伏笔逐渐开花结果——最重要的是,伯莎冷酷无情的野心终于带来她与乔治婚姻的崩塌,这是此前难以想象的局面。与此同时,街对面的范·赖恩家也地基松动:阿达意外继承了一笔遗产,从而有了与艾格尼丝争夺家中主导权的底气。这些剧情终于兑现了剧集最初许诺的“变数感”与“不确定性”:《镀金时代》仍不至于真的让任何角色“失去金光”,但如今的金碧辉煌,已不再只是空壳,而是某些更严肃困境的背景。

费罗斯甚至开始允许部分角色流露更复杂的情感。在季末,一场无法挽回的悲剧降临:奥斯卡的一位情人不幸身亡,而奥斯卡却因无法公开这段恋情,只能强忍悲痛,不敢向家人诉说内心真正的哀恸。即使这一段剧情最终迎来收尾,他的悲伤却依然残存、发酵。这一刻,比剧中所有历史人物与事件的“点缀”都更具真实穿透力,是《镀金时代》为数不多真正展现出“生活在那个时代是何等滋味”的瞬间。至于其余部分,依旧只是“胡说八道”罢了。

By Inkoo Kang

THE NEW YORKER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zunli8.com/entertainment/1752768113a8798.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