估计都没想到,大鹏自己操刀拍的《长安的荔枝》,居然还挺吸引人的。
本来我还以为,它会被雷佳音主演的那部电视剧拖了后腿,结果,担心完全没必要。
没什么别的说的,就我看过的那场电影来说,座位几乎都坐满了,气氛也出乎意料地热烈。
无论男女老少,大家的情绪都被电影牵着走,笑点来了都一起哈哈笑,泪点一到,哭得都挺真诚。
重要的是,散场时,很多观众都主动表达了自己的好评。
有一些平实的观众直接就说,比《满江红》还要精彩;还挺多看过原著的人也说,拍得很贴近小说的核心。
一些观众虽然没说啥,但眼角还挂着未擦干的泪水,嘴里还在叹气,光是这细节就能说明,这部电影确实打动了大家的心坎儿。
一场看似普通无奇的比赛,居然也换来了如此不错的好评。
看来,沉寂了挺长时间的暑期档,终于出现了一部真正的“王牌”作品。
怪不得片商能有底气临时定了提前一周上映的安排,这不光是他们对电影品质的信心,也是对市场反馈的一种强烈回应。
说实话,按目前的评价和发展趋势来看,《长安的荔枝》很可能突破20亿的票房大关,也难怪有人觉得它有望拿下这个暑期档的冠军。
这一切啊,都得感谢由大鹏自己导、自己演的这部电影。
接着呢,我们就不揭露剧情的情况下,瞧瞧大鹏都在哪些方面挺出色,让这片子看着特别吸引人,有希望变成下个“爆款”作品。
故事精彩,讲得顺溜,画面那叫一个震撼人心。
不少观众对电视剧版《长安的荔枝》没啥好感,主要是觉得它“改得太离谱”,把原著的情节弄得乱七八糟,不仅剧情拖沓,节奏还特别慢,搞得人没心情继续看。
整个电视剧看完之后,感觉真是又长又乱,很多原本精彩的片段反而变得不那么突出,剪辑得让人觉得有点杂乱。
要是比起来,大鹏导演的电影版就把那些毛病全都避开了,做得挺不错的。
他既没有乱改原著里的故事,也没有自己瞎琢磨加那些多余的桥段,而是紧紧围绕原著,把最精彩的部分都留了下来。
只用了两小时,竟然把观众早就熟悉的运送荔枝的“死亡任务”讲得精彩纷呈,让人目不暇接。
他也没有把故事变成一股黏糊糊的流水账,而是巧妙利用电影的优势,掌控着整个叙事的节奏感。
在推进任务的过程中,他用紧凑的剪辑,把原著里用很多篇幅才讲清楚的运输线路和转运手段,直接展现出来,效果挺直观的。
在一个镜头或是一个片段里,就能马上把局势弄清楚,明白任务的进展和困难所在。
到了情感积累的重要时刻,他会适当放慢节奏,让观众和角色一同欢笑、一同忧愁。
整体来看,这部电影节奏掌握得刚刚好,既不过于拖沓,也不显得匆忙,讲故事的速度很顺畅,让人看得既轻松自在,又充满投入感。
再说了,影片的画面效果也真是棒极了,视觉冲击力十足。
对那些看过原著的观众来说,能在大银幕上看到自己曾在脑海里想象的场景,竟然如此逼真地展现出来,真的让人觉得特别震撼。
我觉得呢,影片里最让我震撼的两幕,非荔枝园被砍伐时那种辽远的景象不可,比起运输荔枝队伍出发时的气势,也都一样令人难忘。
要不就是,李善德在生死关头挣扎的模样,那种迅速变老的场景,真叫人印象深刻。
虽然看原著的时候,脑海里就已经对这些场景有了个大致的想象。
可是真正走进大银幕,看到那种宏伟又细腻的画面,还是让人忍不住感到震撼得不行。
要说的话,大鹏真是挺牛逼的。
情绪挺浓,笑和泪都交织在一起,看的时候感觉特别过瘾。
大家都知道,《长安的荔枝》这故事,本身就挺让我心酸的。
可是大鹏把这事变成了一部喜剧电影,玩得挺巧的,把悲伤和搞笑揉在一块儿,给影片增添了不一样的情感力度。
所以啊,大家看电影的时候会发现,片里既有让人揪心的伤感场景,也不乏搞笑轻松的片段,情绪一波三折。
这种感觉,情绪起伏挺自然的,流动得挺顺畅,根本让人没觉得有那么沉重或压抑。
这种笑泪交织的表达手法,既让观众体会到故事的深沉,又能感受到观影的爽快和欢愉,情感被巧妙激发,体验也变得特别丰富。
而且,这电影也没有像电视剧那样,把李善德这个普通人物的冒险历程,拍得像个光环环绕的大英雄似的爽片。
整部电影下来,李善德从头到尾都像个被命运牵着走的小角色,没啥自主权。
这一点,真是挺能打动一般观众的心得,因为他遇到的难题和内心的感受,大家都能感同身受。
更让人佩服的是,这部片子没有搞模糊——该批判的就敢批判,应该揭露的也一点都不避嫌。
它靠一个接一个的小细节,把那个年代的荒唐事全都摆在观众面前,让大家有机会去思考这些问题。
这样的说法,在如今习惯用温暖来掩盖现实、用鸡汤来冲淡苦楚的氛围里,真算得上难得一见。
其实,这并不意味着《长安的荔枝》是一部充满愤世嫉俗或者偏向消极悲观的作品。
说反了,它在揭示现实的同时,还毫不吝啬地展现了人性中那些闪光的部分。
即使身在荒谬的境地,角色们之间依旧流露出真心的友情。
比如苏谅、林邑奴,还有玉婷。
这些人物设定不同于原著,反倒让整部影片的情感层次变得更加丰富,不显得多余。
就算没看过原著,大多数人也会被他们和李善德之间的友情所感动,心里会觉得暖暖的。
总体上说,这部电影充满了浓厚的情感,让人看了感触很深。
在那悲凉中还能找到点幽默的味道,讽刺里也夹杂着些许温暖。既有对现实的尖锐批判,也不忘用柔情去看待人性。
它既能把人笑得前仰后合,又能让人流出眼泪,还能在看完的过程中,让你心里的那份感动久久难以平复。
阵容真是亮眼夺目,明星满屏,演技都很棒,还特别接地气,让人觉得亲切又真实。
演员阵容这块儿,绝对算得上《长安的荔枝》的一大亮点。
他们除了“咖位”摆得挺高,演起来也十分贴合角色,看着特别自然又让人觉得亲切。
大鹏演的李善德,毋庸置疑,他出身平凡,在举动中展现出小人物的无奈、胆怯,还有满腔的孤勇,演得真让人感动。
之前和大鹏合作过《年会不能停!》的白客,在电影里是扮演苏谅这个角色。
这个角色既展现了商人的精明圆滑,又不失对李善德的深厚情谊和责任感,尤其是在改编后,人物的情感发展变得更加完整,也更让人感到温暖。
白客的表演也带来了不少亮点,不仅让剧情变得更丰富,还进一步增强了影片的情感火候和喜剧的效果。
杨幂加入阵容,真是让人感到挺意外的呀。
她扮演的玉婷并不算那种传统意义上的“贤妻”,但依旧让人挺感动的。
不管是片尾那句“我嫁的是他,又不是长安”,还是她眼里含着泪,望着李善德身后飘落的红色木棉花那一幕,都特别催人泪下。
刘德华和张若昀的出现虽不算多,但那份分量可真是不容忽视,简直就是点缀整部作品的亮点。
那个饰演腹黑右相的角色,气场十足,虽然说话平静,但每句话都带着锐利,完美展现了权臣的威严和冷酷。
这个年轻的杜甫由后者饰演,完全颠覆了大家的既有印象,展现出杜甫另一种样子,充满激情的同时又带着书生的纯净和理想。
除此之外,常远、魏翔、王迅、孙杨、林雪、宋小宝、付航、贾樟柯、大冰、樊登这些明星分子,也都纷纷亮相。
他们在电影里的演绎各有特色,但都挺到位,不仅营造了整个影片的氛围,还为故事增加了不少温馨和人情味。
这组风格各异但配合得特别默契的演员阵容,为整部电影带来了满满的活力,观众看着也觉得特别有吸引力。
总结一句:大鹏之所以能够取得成功,全靠真本事。
要是一部合格的商业喜剧片具备上述任何一个特色,都能引起不少人的兴趣。
可大鹏的《长安的荔枝》在故事节奏、情感把控以及演员阵容这三方面都达到了巅峰,而且融洽得刚刚好。
这不仅体现了大鹏对剧情的掌控能力,也彰显了他作为导演的眼界和野心。
所以说,这回不是观众把电影推火了,而是真真正正靠电影自己赢得了观众的心。
要是真能让这部电影成为暑期档的“票房奇迹”,那就说明,大鹏的成功绝对不靠运气,完全是他一路走来的实力积累。
(铿锵电影编辑/茉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