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你行!你上!》之后,琢磨了好久,思索到底该怎么评价姜文的这部片子,最后个人将之定义为望子成龙的狂想曲!
凤毛麟角式的人生豪赌
理由非常简单,姜文和马丽饰演的夫妻,为了将孩子培养成钢琴家,不惜两地分居,男方甚至还辞掉了工作。影片的故事背景是2000年前后,一个男人放弃公职,仅依靠妻子的收入,带着孩子满世界拜师求学,显而易见是一场人生的豪赌。成了,皆大欢喜;输了,父母与孩子的命运大抵会满盘皆输。
然而人们只会看到成功的案例,因为成功的案例终究是凤毛麟角,可越是凤毛麟角越有新闻报道的价值。人们在对成功者顶礼膜拜之时,也渴望着自己能够成为下一个天之骄子,从此不顾一切努力往冲前。不过现实是残酷的,真正有机会站上金字塔塔尖的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人注定是陪衬,如果在这个过程中付出了巨大的代价,很有可能会成为生命中不可承受之重。
譬如丁俊晖,当年其父可是变卖了房产供丁俊晖练习斯诺克,倘若丁俊晖没有跻身世界顶尖职业选手之列,他们一家人现在的生活大概率会窘迫不堪。这就是《你行!你上!》中,姜文所塑造一类人物的普遍命运,不排除妻离子散,乃至家破人亡。
再穷不能穷教育的极端化
即便如此,依旧有人前赴后继,这就是中式教育的缩影,将“再穷不能穷教育”彻底极端化。具体表现有两大特征,首先便是砸锅卖铁式的过度教育,不少家长投入几十上百万教育孩子,包括五花八门的特长班,美其名曰陶冶情操,结果学成归来只能找一份几千块月薪的工作;其次家长们还习惯于用人中龙凤与自家孩子作比较,例如全校第一、全市第一,甚至是各科的高考状元,始终不肯接受自家孩子是一个普通人,没有出人头地等于不努力。
显而易见,《你行!你上!》中姜文和马丽就是这样的家长,只不过通过影视作品的加工,将豪赌美化成了励志。假如观众只是将之视为释放情绪的娱乐方式,自然是无伤大雅,但要是真的从中感悟到奋斗的方向,还是得先谨慎思考一下,一旦全力付出之后,能不能承受住一事无成的后果,故而不建议平民之家效仿丁俊晖父亲。
结语
当然了,不同的人看《你行!你上!》会有不同的感受,个人偏向于从现实层面去理解,但不得不承认影片本身偏理想主义,内核在于对精神需求的满足。与人类的需求逻辑存在相悖之处,在人类的需求中,物质需求是基础,精神需求是上层建筑。说白了,只有填饱了肚子才有资格追求艺术,所以《你行!你上!》所表达的内容,对于普通人而言,只可远观而不可亵玩!
个人观点,不喜勿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