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文的新片《你行!你上!》是关于郎朗的故事,全片用了郎朗和他爸爸郎国任的真名,很多事件也是真实的,但镜头语言和艺术处理非常大胆,甚至有些魔幻、荒诞。
我在看这部电影的时候,经常就会发出疑问:这是真的吗?
逼着孩子弹琴,要么跳楼要么吃毒药,一个飞脚把孩子铲了一个360度大回环,险些坠楼?
郎朗学弹钢琴,汤姆猫是启蒙大师,一开始是四根手指弹琴?
来到北京求学,郎朗的第二个老师欧亚跟个神经病一样,各种折磨羞辱郎朗?
雷佳音饰演的卖西瓜的叔叔会武术,最后郎朗也学会了一个翻跟头落在钢琴琴凳上?
郎朗在德国偶遇还在妈妈肚子里的吉娜?
诸葛伯乐大师和郎朗的父亲抢孩子,结果郎爸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在克鲁兹音乐学院打擂台,错一个音就被扔进水池?
在愚人节这天,郎朗和爸爸被同学戏耍整蛊?
郎朗在能定其生死的关键人物阿伦伯格的T恤上签名?
父子吵架,爸爸离家出走又突然出现,帮助郎朗争取到顶替尼古拉斯上场的机会?
……
还有各式各样的奇葩人物,比如歇斯底里的欧亚老师,有着爱因斯坦一样发型的王子曰老师(葛优),留着忧郁长发的楚中天(王传君)……这所有的一切,都会让人产生幻觉:
这些故事、这些人,都是真的吗?
好像一场大梦!
也太传奇了吧!也太疯癫了吧!也太飞了吧!
纵然离奇古怪,但不得不说,作为观众,我们都看的很爽!
一个真实的人物传记,拍出了魔幻片的风范,延续了姜文一直以来的个人风格。
平静下来,我们来看郎爸和郎朗的故事,能给我们什么启发?
首先,我说积极的一面。
就是郎爸对于郎朗的爱太伟大了,一个父亲如此的托举儿子,宁可舍弃自己的人生,辞掉工作、离开家乡、撇下妻子,就全心全意的护航、陪伴儿子,为其铺路、为其谋划,倾其所有将孩子培养成世界钢琴大师。单凭这一点,我们这些凡夫俗子就得顶礼膜拜、发自真心的佩服。这个世界上的父母,都爱自己的孩子,但能做到像郎爸这样的,屈指可数,甚至是绝无仅有。
而且郎爸的这种托举陪伴、保驾护航是非常有质量的,层级很高,我们一般人都做不到。最难能可贵的是他的认知!有些父母也许愿意花钱、花时间,但不一定有郎爸这样的认知高度,他是真的能从专业的领域给孩子一些引领和指导的。就比如诸葛伯乐大师和郎爸抢郎朗这一段,就能看出来郎爸的心气之高、眼界之高、运筹帷幄之高,都不是一般人能够企及的。对于我们普通人来说,当孩子拿到那么多世界冠军之后,尤其还有大师提携,可能真的就会顺着大师的意思,把孩子的未来托付给大师,自己功成身退。但是郎爸没有,他看到了郎朗的无限可能,也看到了天花板之上的世界。他要的不是让孩子成为大师的附属品,而是要让孩子自己成为大师、甚至超越大师!
“爸爸才是总设计师,大师都是临时工“这是何等的霸气和野心啊!
“一竿子插到底”,跳过大师,直接去考全世界公认最难考的克鲁兹音乐学院,这又是何等的远见!
“我的儿子不只是天花板,还要做金字塔尖上的人物!”这可不只是有野心这么简单,敢想也要建立在对这个领域充分了解、对儿子充分信任的基础之上。
所以,郎爸给我的最大启迪是,如果想要托举帮助到孩子,你可以没钱,也可以没有权势地位,但一定要有极高的认知、全面的信息、足够的专业知识以及超级强大的心理素质。
咱就假设,如果你都不知道克鲁兹音乐学院,你都不了解相关钢琴曲的专业知识,你怎么帮助孩子做决策?
于是我想到海淀的学霸、鸡娃和虎爸狼妈,这些孩子之所以优秀,真的离不开父母的辛勤付出,从小就陪孩子去上奥数课,孩子听讲,父母也做笔记学习,然后挖空心思研究怎么才能去六小强;他们在认知上、对内部信息的掌握上、对数学等学科的钻研上,真的吊打我们这些普通人,所以别人家的孩子能考上清北都是有原因的!
“成功是1%的天才加上99%的努力”,即便是郎朗,如果没有刻苦疯魔的训练,也不可能成为世界顶尖钢琴大师!
郎爸让郎朗上最好的学校,一次次的试错、冒险、练习、实践、锻炼心理素质,这一点也值得肯定!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郎爸身上的负面倾向。
郎爸和郎朗的成功虽然令人羡慕,但并不具备可复制性和可操作性。
不是每个孩子都是天才神童,也不是每个父母都能狠下心来,对孩子狠,对自己也狠。就比如用跳楼和吃毒药的方式逼孩子弹琴,试问有几个父母能做到?
从我们普通人的眼光看,郎爸是有些魔怔的,PUA大师,NPD,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甚至有时候霸道粗鲁、过河拆桥。
这种“我执”、“自大”、“狂妄”的模式并不适合所有家庭所有人。
最关键的是你家孩子也得是那块料!
我们必须承认,郎爸狠的前提和底气,也是郎朗确实是个天才,换成其他孩子你试试,但凡没有天赋的,或者心理素质薄弱的,可能早就被逼疯甚至逼死了!
所以,我也非常欣赏姜文把这部电影拍成很魔幻很荒诞的风格,其实也在间接的告诉大家,这不过是一场大梦!别太当真!
就比如郎朗自己,他现在绝不可能这样对待自己的孩子。
所以“你行!你上”说的是一种精神,但也是实实在在的叮嘱!
自己在上场之前都问一问自己,到底行不行?
行,你再上!
不行,真的别强求硬上!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路要走,也有自己不一样的花期。
所以大家看了这个电影之后,还是要理性面对自己和自家孩子,不要拔苗助长,不要强逼硬推,还是要看孩子到底适合什么,并且遵从孩子的意愿,让TA成为自己本来的样子!(就比如郎朗,他骨子里是真的热爱弹琴,也有这方面天赋)
望子成龙可以理解,但确实要先问问自己:
孩子真的是龙吗?
你自己是龙吗?
再有一点,从郎朗的角度讲,他虽然成为世界级的钢琴艺术家,但是他的童年缺失了很多同龄人的快乐,他的人生也有很多缺憾(比如和妈妈相处的时间很短),他的人格也不见得是健全完整的,其实电影里也有所表现,青春期的郎朗依然是傻楞傻楞的,像一个不谙世事的孩子,他从小就被爸爸封禁在钢琴的世界里,钢琴以外的事情,他可能什么都不懂。爸爸成就了他,但也可能禁锢了他。他长成的是真正的郎朗,还是爸爸想让他成为的郎朗?
所以凡事都有利弊,我们普通人能做的,就是做好自己的事情,永远不要羡慕别人!
每个人都是独一无二的!
相信自己!成为自己!我行,我上!
作者:蓝雨星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