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里的最长沉默,揭开了她们的真实生活

admin2025-07-28  2

了解伊姐本人最新动态、参与线下活动

加伊姐微信:eemoviekf04(不闲聊)

♪ 你如此特别,我又怎会失望 ♫

文 | 伊姐(周桂伊)叶子姚

周末看了一档新综艺,《姐姐当家》。

第一期节目里,55岁的王琳,关于“失去自我”的独居生活,触动到我。

王琳被问到:“自我和儿子的排序,谁排在前面?”

王琳毫不犹豫:“是他。一直都是儿子。”

至于是否担心为此失去自我,王琳说:“有段时间,我觉得自我并不重要。”

虽然处境不同,但作为女性,那一刻,对50+以后的人生新课题,我心有戚戚然。

作为一个单身母亲,王琳独自养育儿子长大。如今儿子在国外念书,她开始了一个人中年“空巢”生活。

一个家,一个人,一条狗,一部手机。

偌大的房间里,只有她一个人。厨房里常年只有水流声与瓷器碰撞的声音。

晚上王琳在空荡的房间里,关着灯和小狗聊天。她说,小狗变成了脾气古怪的老太太。

“我们两个老太太,互相监督一下

姐姐当家,并不容易。

坚强的外壳下,匍匐着错综复杂的情感褶皱。

陪伴王琳最多的就是手机。每天一睁眼,就是打开手机,看儿子是否有急事找自己。

平时儿子太忙,母子两人约定好,每周四通话一次。

儿子是王琳唯一可以交流的亲人。于是她每周的期待,就是与儿子的那一个通话。

那个手握电话,窝在沙发里,等儿子电话的王琳,像很多母亲一样,把与孩子的情感联结,作为生活的支撑点。

哪怕在外界眼中,家门之外,她是乘风破浪的姐姐,众星捧月的明星。

而另一边,长大独立的儿子,内心深处会觉得母亲太黏自己。

在与母亲的通话中,也明确表达不希望通话内容被曝光在镜头下,自己也不愿意出镜。

因此,母子二人的分歧,让王琳很伤心。

作为唯一的情感支撑,她觉得儿子不像自己爱他一样爱自己,没有设身处地地理解她,支持她。

在第一次通话结束后,又再次拨通电话向儿子表达自己的情绪。

“我不知道你是否真的牵挂妈妈。

你告诉我是否有真的牵挂我

直到最后儿子表达歉意和对妈妈的爱意。

观察室嘉宾瞬间统统破防。王琳的生活状态,母子俩的通话内容,母亲对爱的反复求证,让全场沉默。

这综艺史上长达2分钟的沉默,也引发了全网共鸣。

观众心疼哭崩:“雪姨变泪姨,刀我别用回忆杀!”

人过中年独居的孤独感,对儿子的过度依赖,以及亲子关系中的拉扯与脆弱,王琳毫不掩藏,如此真实。

原来那个在镜头前强势逼人,在舞台上腹肌护体的女人;那个50+还穿着婚纱走秀,满世界飞去舞动人生的女人,也有脆弱与孤独,寂寞与挣扎。

二十年前,“雪姨”这个角色让王琳走红。一红,就是二十年。

可这个荧幕里飞扬跋扈的“坏女人”,在现实生活里,却活得截然相反。

因为父母的“棍棒教育”,从小到大,王琳没什么自信,也不认为自己漂亮,很少获得父母的关注和夸奖。

《姐姐当家》里,王琳还透露了自己儿时被母亲掌掴的经历。

在王琳心中,原生家庭没有特别乐观的基因,整个家庭氛围,就是对爱缺乏表达。

这种“缺失”,融入她的个性养成,也影响她的婚姻选择和亲子关系。

因为缺乏父爱,她在年轻时急于寻找一个“成熟的对象”,在婚姻家庭里得到关注与温暖。

第一段婚姻,她嫁给了一个香港富商,过了两年不拍戏的“富太太”生活。

但终因发现自己更需要“自我实现”,在放弃婚姻复出拍戏与退居家庭之间,选择了前者。

第二段婚姻里,王琳成为母亲,与前夫育有一子,最后,因性格不合分开。

她从没想过自己会一个人带孩子,也曾考虑过为了孩子忍耐。

但还是觉得,孩子在充满爱的环境里成长,好过在所谓完整的家庭但每天被争吵围绕着更好。

王琳曾坦言,每一次离婚对自己来说都是风雨。

那一年,王琳40岁。

开始一边工作,一边带娃的单身母亲生活。

自己没得到过的陪伴、关注、夸赞与爱,王琳加倍给予孩子。

相依为命的母子俩,是有很深羁绊的。

(儿子不在家,但家中处处都能见到母子二人的“回忆”)

王琳对儿子有愧疚,自己要忙碌工作赚钱,曾在片场晕倒时直接交代后事安顿儿子。

同时,又对儿子有依赖。儿子曾陪王琳走出情感低谷:“妈妈你别哭,有我在你身边。”

王琳在育儿上投入精力时间,凡事亲力亲为。比如每个假期都陪儿子打网球,因此自己学会了洗车。

另一方面,为了儿子,王琳放弃约会,很长时间没有走进新的亲密关系。

她说:“我跟男人去约会,把那么小的孩子放在家里,我会有罪恶感。”

直到前几年,儿子长大,才开始考虑新关系,参加婚恋综艺,尝试约会。

会反复跳,自己都过五十岁了,还有孩子,与其谈感情,为什么不把时间拿来给孩子呢?

只是,当孩子长大,离家,渐行渐远,王琳和天下所有母亲一样,都要面对新的人生功课与生活选择。

比如,亲子关系的新课题。

孩子恋爱要不要干预?

作为剧里总是塞钱给女生让对方离开自家儿子的“豪门阔太”专业户,回到现实,非常清醒。

“你反对孩子恋爱?孩子会恨你的。”

比如,亲密关系的新尝试。

王琳虽然不排斥约会,但从过往节目和采访里能看出,她对高质量亲密关系的要求。

“再结婚的话,没有生离,只有死别

“降低标准,还不如一个人生活

相比寻找一个势均力敌的“伴”,她对感觉和感情还是有要求的。

只是在中年婚恋关系里,这种自我坚持和不将就,注定意味着,要大概率承受更多孤独。

以及,更重要的一课,是如何在势必与孩子做生活与情感分离的人生下半场,重建自己的中年生活,与孩子的人生保持合适的距离。

就像倪萍的观察:“她一定要做到,否则会害死自己,也害死孩子

这些年,王琳还是有意识主动改变的,没有全然被动地被岁月撂在沙发里等待。

她持续工作着,哪怕只是配角,不论是演妈还是演姨,都守在自己的“职场”。

不断做新的尝试,参加综艺节目,走秀,拍杂志。

在生活里打开自己,拥抱各种兴趣爱好,运动健身,跳舞跳到国际赛场,还打算跳到80岁。

总之,为自己的生活,寻找更多支点和关注点,转移对孩子的过分关注。

主动地拓宽一个人的世界和生活的维度。

用行动践行着自己在《姐姐当家》里说的一段话:“不要像瘫坐在沙发里的一个老人,生命只有这几十年,何必去等死。

有困难,解决困难;没有困难,制造困难也要解决困难

这是她,应对孤独中年生活的方式,也是爱自己的方式。

这几年,随着“中女时代”到来,很多影视作品、综艺节目,都在彰显中年女性的乘风破浪,下半场的开局漂亮。

爽文女主版本,俨然成为另一种政治正确,或者说,对女性投其所好的讨好。

但《姐姐当家》的独特,除了电影留白般的叙事和质感,更珍贵的,是在“鸡血”之外,勇敢地,真实地,呈现中年女性真实的生态与处境。

不论是55岁的王琳,还是45岁的董璇、 44岁的谢娜、32岁的万千惠,节目中身处不同人生阶段、扮演不同角色的四位姐姐,拥有不同的家庭形态,也面临着各自的生活困扰与情感选择。

中年女性,是有力量的。

但这种力量,不是虚无的狂欢,是走过很多路,甚至踩过玻璃渣,长出来的脚皮;

是吞下过喜怒哀乐,寂寞孤独,在心上磨出的保护壳。

是一个人挨到过黎明,跑到天亮。

就像“人间小太阳”谢娜也会在女儿与母亲的角色里左右为难,应对生活抛来的一环接一环的问题。

再婚的董璇,经历过一段婚姻的“至暗时刻”,拥抱新生活的同时依然会分身乏术,感到疲惫,有旁人想象不到的困难。

32岁的万千惠,在接纳“三宝老师太太”的标签同时,面对相差25岁的婚姻,要更早更快地成长壮大自己,成为家里的“顶梁柱”。

我们,甚至所有女性,都一样。

在觉醒和重启人生的路上,有眼泪,也有勋章。

年过四十的我,很想说,人到中年,真的很棒。对人生的把控力更强。

但那些身体和心理必然到来的改变,也是无法回避的;我们接纳某个阶段的焦虑与恐惧,不觉得可耻。

面对生活的种种不容易,就像王琳的心态,也不需要去夸大。

这大概才是,更靠近幸福的中年熟女生活。

有困难,但办法会永远比困难多。

《姐姐当家》,在爱奇艺播出。姐妹们可以去看看。

不论你正在经历人生哪个阶段,相信看完都会得到一个扎实的拥抱。

哪怕是几十秒的沉默,几分钟的思考,也是另一个喘息的出口。

要记得,你从来不是一个人。

观影团

“伊姐看电影”线下平台“伊姐观影团”,至今为止组织200多场官方授权的电影首映礼、超前点映,想免费参加明星首映礼,得到正版的限量周边,获取专属的文旅精品优惠吗?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zunli8.com/entertainment/1753675301a10185.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