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短剧再次创造历史。
继《念念有词》成为首部红果热度值破亿的短剧后,整个短剧行业就在期待新的惊喜。但没想到的是,它竟来得如此之快。
7月25日,由国内精品短剧第一厂牌听花岛出品制作的短剧《十八岁太奶奶驾到,重整家族荣耀2》(以下简称《太奶奶2》)上线,仅用一天时间就实现了双平台破亿:红果平台热度值突破1亿大关,抖音小团圆剧场播放量破亿。
截至发稿前,该剧在红果平台已连续三天热度值超1亿,热播榜、新剧榜、热搜榜三榜第一,追剧人数达263.5万,抖音剧场号播放量已达2.61亿。“爆”已经不足以形容《太奶奶2》的火热。
这是红果历史上首部上线首日热度值破亿的短剧,并创下了抖音平台播放量最快破亿的纪录。
《太奶奶2》的热度之高,甚至带动前作热度飙升,将第一部也推上了红果短剧热播榜前五、热搜榜第二。剧中“影帝爆改模子哥”的片段更是在各个社交平台上刷屏传播。
从数据和其引发的连锁反应来说,在迄今为止的爆款剧阵列中,《太奶奶2》独树一帜。在短剧市场竞争日趋白热化的当下,这部剧的爆火为行业带来了哪些新的“爆款启示录”?这部续作又是如何在保持前作精髓的同时实现创新突破的?这些都值得细细拆解一番。
一场关于责任与传承的硬核浪漫
在微短剧领域,“穿越”早已沦为被过度消费的叙事套路,多数作品仅将其作为制造爽感的工具性设定。
但《太奶奶》系列却跳出了创作窠臼。
在观看年代剧或是战争剧的时候,你是否想过,如果故事中的主角能够穿越到现代,亲眼见证祖国的繁荣富强,该是怎样动人的场景?
《太奶奶》在轻松幽默的娱乐外壳下,包裹着的正是这样一个故事。1955年意外离世的数学家容遇(李柯以 饰),穿越到了七十年后同名同姓的高中女生身上。昔日的小儿子如今已成为了七十多岁的纪氏集团董事长,还多了几个性格各异的重孙。
如此一来,女主角便有了两条相辅相成的故事线:其一,重整纪氏家族,帮助后代解决现实困境;其二,弥补前世的遗憾,凭借自己的数学才能为祖国的航天事业贡献力量。
容遇的穿越不为强爽感的“逆天改命”,而是为了完成自我实现与家族使命的双重蜕变。
家族这条线,容遇的出现有效弥合了纪家人的亲情裂痕。在她到来之前,纪氏家族矛盾重重:大重孙纪止渊(赵廷义 饰)受外人挑拨父女离心;老四纪景川(吴添豪 饰)幼时被保姆调包,成长环境恶劣;老五纪舟野(王培延 饰)则不学无术,险些误入歧途。看似光鲜的豪门背后,实则是一个摇摇欲坠的空壳。
帮助老四完成读书梦想、带领老五重回正道……容遇的一系列作为,既是拨乱反正,也是在重构“家”的意义与内涵。这种对家庭价值的重塑,为剧集增添了温暖的情感底色,也是剧集能够打动观众的核心所在。
就像剧中纪言庭(王道铁 饰)愿意为了家人开心跳“扫腿舞”一样,剧中展现的亲情修复过程也为观众提供了真挚的情感慰藉。
再到容遇自身的事业线,《太奶奶》中,就有她协助航天所成功化解技术危机,向孙辈们传递“科技兴邦”理念的情节;到了第二部,容遇主导了“繁星计划”的科研攻关,其间穿插着她与亡夫纪斯年报国初心的深情追忆,形成了跨越时空的精神呼应。
经过层层递进的情节铺垫,当第二部结尾处全家人共同见证卫星升空,家国叙事在此实现了情感与主题的双重升华,而责任与传承也在这一刻完成了跨越时空的交接。
观众反馈充分证明,这种正能量叙事不仅没有削弱剧情的吸引力,反而因其与当代观众的价值共鸣,成就了作品独特的感染力。
非常规大女主
追完《太奶奶》系列的观众,不难发现一个有趣的现象:这部作品是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几乎没有恋爱戏码却依然大热的女频短剧。
在第一部结尾,容遇的青梅竹马唐澈(曾辉 饰)重返青春,这一设定被不少观众视为感情线的伏笔。然而第二部却出人意料地没有沿着这一设定展开爱情故事,而是继续紧扣“重整家族荣耀”的核心主线。
剧中容遇的感情戏仅存于回忆片段。男性角色间偶有“雄竞”,也并非为了争夺爱情,而是孙辈们竞相争取太奶奶的认可。这种处理既强化了喜剧效果,又避免了女性角色陷入情感纠葛的俗套。
除了削弱感情戏的创作手法,《太奶奶2》在人物塑造上也与常规的大女主剧截然不同。
作为从七十年前穿越而来的人,容遇拥有“80岁的智慧+18岁的身体”,因此她的形象并非锋芒毕露、咄咄逼人,而是沉稳内敛,兼具长者的睿智与少女的灵动。容遇的力量感不靠情绪爆发的戏剧冲突来体现,而是在日常的行动中自然向外发散。
比如在航天所相关的情节中,海潮宇因容遇没有跟随他从事科研工作而指责她“格局低”。容遇并未立即亮明自己总负责人的身份打脸对方,而是从容自信地阐述自己的价值观念。
直到容遇成功解决发射系统的危机、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的能力后,无需多言,海潮宇已经主动自省。这就是女主角的“言传身教”。
当假重孙在认亲宴上试图伤害容遇时,剧中也并未落入“英雄救美”的俗套情节,而是让容遇凭借自身的应变能力化解危机。
无论是在事业上还是家族纷争中,容遇无需任何人的保护或托举,她自己就是家族命运的掌舵者和自我价值的实现者。
饰演者李柯身形小巧,偏“小白花”系长相,外在形象贴近纯良无害的女高中生,却又能精准演绎出“老灵魂”的沉稳与太奶奶的威严感,也有效增强了观众的沉浸感。
《太奶奶2》突破性的创作思路,不仅为女频剧开辟了新方向,更打破了观众对女性题材的刻板印象——女性角色同样可以独当一面,撑起宏大叙事而不必依附于性缘叙事。
听花岛的精品短剧方法论
《太奶奶2》的爆红并非偶然,而是听花岛精品内容制作的必然结果。
作为“精品短剧爆款制造机”,听花岛早已通过《我在八零年代当后妈》《家里家外》《念念有词》等多部爆款作品,建立起成熟的品控体系。而《太奶奶2》的市场表现,则再度诠释了听花岛的精品剧创作理念:剧本为王的创作原则加上全流程的精良制作。
剧本是“一剧之本”,微短剧领域也不例外。听花岛的精品剧之所以能在业内自成一派,正是因为其在台词设计和叙事结构上都做到了极致打磨。
以《太奶奶2》为例,该剧导演范博洋此前打造过爆款《裴总每天都想父凭子贵》,编剧黄经天则创作过《家里家外》这样的高口碑作品,二人都是深耕女性题材和轻喜剧的创作者,并有过多次合作经历,这为《太奶奶2》的品质奠定了坚实基础。
具体到创作过程,《太奶奶2》的剧本打磨可谓精益求精。编剧黄经天透露:“公司的审核机制对精品化的要求很严格。我们几轮商量后出来的定稿,总策划看了不满意,后来又推翻重写。”
在各个平台上引发观众热议的纪氏家族群像,同样来源于主创团队的前瞻性思考。导演范博洋在分享中强调,“关于人物和人物关系的定位,要让故事和观众有链接。”在剧本的围读过程中,团队讨论最多的就是“观众为什么要看这个人?”
这种以观众为本的创作理念,使得剧中人物鲜活立体。剧组杀青时,当导演询问工作人员“哪个重孙最像太爷爷”时,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这也体现了剧中对群像人物塑造的成功,使每个人物都有自己的生命力。
正是这种对内容的极致追求和幕后团队的群策群力,才成就了我们现在看到的《太奶奶2》。
观剧过程中,作为观众也能明显感受到主创团队对故事笑点的打磨非常成熟。从反复出现的太奶奶对重孙们的“血脉压制”梗,到小重孙纪舟野的脱线思维和影帝纪言亭的反差感,这些精心设计的喜剧元素,不仅保证了剧集的可看性,更极大助力了作品在社媒上的传播。
在演员阵容的选择上,《太奶奶》系列始终坚持高标准。第二部不仅保留了原班人马,还重磅加入了王道铁和吴添豪两位实力派演员。制片人魏思雨表示:“哪怕是只出现一集的云教授、容爸等,我们都坚持用第一部的演员。”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最大程度地保障了观众的追剧体验。
结语
自7月25日上线后,《太奶奶2》持续刷新着微短剧领域的各项纪录。可以预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这部剧都将作为行业全新的爆款标准和品质标杆而存在。
纵观听花岛幕后主创的创作历程,不难发现,超高爆款率的背后没有捷径可走,唯有在剧本打磨、演员选择、细节把控等每个环节都下足苦功。
短剧行业的精品化趋势成为行业共识后,业内对“精品”的界定众说纷纭。而创造了最多爆款的听花岛,秉持的理念是“精品短剧,就是聪明人用笨功夫做好内容”。
正是这种对内容的尊重与追求,让《太奶奶2》超越了短剧的娱乐属性,成为一部有温度、有质感的诚意之作,最终赢得了观众的真挚喜爱。
而听花岛所展现出的持续打造精品内容的能力与决心,不仅彰显了团队出色的内容把控力和市场前瞻性,也标志着微短剧行业已经进入了专业化、精细化运营的新阶段。
【文/王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