娱乐圈最大的谎言,莫过于明星们的“好人”人设。
聚光灯下,他们是谦恭有礼的影帝、风趣幽默的笑星、演技扎实的实力派,对着镜头说尽“尊重同行”、“体谅新人”的漂亮话。
可镜头一暗,拳脚相向、抢戏改本、公开羞辱的戏码就轮番上演。
今天要扒的这5位男星,个个都是“表里不一”的高手,他们用完美人设做遮羞布,背地里把同行当沙包,让人看了直呼“恶心”。
本文陈述内容皆有可靠信息来源,赘述在文章结尾
先说周润发,周润发作为华语影坛的“传奇影帝”,镜头前永远是拱手弯腰的谦和模样,可片场里的强势却让不少同行敢怒不敢言。
1986年,周润发与张曼玉合作拍摄《原振侠与卫斯理》。
当时,张曼玉因为太过紧张忘词了,刚说了半句便卡住,周润发当即扔掉手中的道具,厉声斥责:“这种水平也敢来演戏?浪费所有人时间!”
据在场的工作人员回忆,张曼玉当场眼圈泛红,连声道歉,可周润发并未收敛,反而指着她的剧本:“台词都背不下来,是不是觉得自己红了就不用功了?”
随后他要求全场休息15分钟,让张曼玉在众人注视下独自站在镜头前背诵台词。
更过分的是,两人在拍摄一场拥抱戏时,周润发故意在镜头外掐张曼玉的手臂,导致她下意识躲闪,NG多次。
导演试图打圆场,却被他打断:“连基本的情绪控制都做不到,还当什么女主角?”
张曼玉强忍着疼痛和委屈拍完戏,回到化妆间后便忍不住哭了许久。
据剧组一位灯光师透露,那段时间张曼玉不仅在片场沉默寡言,甚至会提前两小时到现场背台词,生怕再被斥责。
这次合作让张曼玉留下了心理阴影,多年后她在访谈中隐晦提及:“有些前辈的片场方式,会让人对表演产生恐惧。”
再说霍建华,霍建华凭借帅气的外表和出色的演技,在娱乐圈拥有众多粉丝。
年轻时的他,面部轮廓棱角分明,气质温润如玉,给人一种谦谦君子的感觉。
然而,在拍戏过程中,他对待女演员的方式却让人难以将其与荧幕形象联系起来。
在与周迅合作《如懿传》时,剧中有部分打戏情节,霍建华将每一个耳光都打得啪啪作响,让周迅承受了不少痛苦。
辛芷蕾与他合作时,更是被他一巴掌打得猝不及防,直接倒地。
辛芷蕾事后表示,当时完全懵了,没想到霍建华会用这么大的力气。
在拍摄《倾世王妃》时,洪小铃也未能幸免,不仅被霍建华打得脸发红发烫,就连耳环都被打到飞了出去。
赵丽颖在与霍建华合作《花千骨》时,脸上也被扇出了明显的红印子,还吐槽霍建华“下手真狠”。
最后说马景涛,马景涛的“咆哮帝”标签下,同样藏着对同行的粗暴。
拍《梅花烙》时,他对陈德容动粗,抓着她的手臂猛摇,差点把人摇到脱臼。
陈德容事后说:“他像疯了一样,眼里根本没有分寸两个字。”
不止如此,还有女演员爆料,拍亲密戏时,马景涛总“借位”揩油,还美其名曰“入戏深”。
更有甚者,2005年,马景涛酒驾被查,他竟直接对警察动手,打得警察脖子淤青。
马景涛连执法者都敢打,可想而知,在片场时他对同行有多嚣张。
这些对同行的不尊重行为,在某些片场还演变成了独断专行的权力游戏。
王雷的“戏霸”标签,是同行用一肚子委屈贴满的。
在拍《最后一张签证》时,王雷擅自将陈宝国饰演的外交官角色改为自己的下属,气得这位老戏骨在采访中阴阳怪气:“王雷很会“带”着前辈演戏。”
和陈晓合作《陆战之王》,他又故技重施,原本双男主设定的坦克兵成长线,被篡改成班长王雷教导新兵陈晓的师徒模式。
陈晓的“坦克改装”等核心情节被压缩到不足5分钟,陈晓气得在发布会合影时刻意和他保持两米距离。
王雷改戏份这件事还不是个例。
拍摄《上甘岭》时,他进组第一天就带着编剧驻场,不仅给自己加戏,还大刀阔斧地改黄轩的戏份。
原本完整的剧本被拆解得支离破碎,全组演员每天都拿着临时打印的纸页拍戏,就连导演也被他和制片人架空,最终被迫退出了剧组。
黄轩忍了又忍,终于忍不住,在片场和他吵了起来,可转头黄轩就被要求发声明“没有罢演”。
最离谱的是《平凡的世界》,原著里孙少平是绝对主角,可到了剧里,他演的孙少安却成了焦点。
王雷说这是“二度创作”,可同行都懂,不过是仗着和制片人关系硬,用权力抢资源罢了。
曾志伟则是把霸凌包装成了“玩笑”。
1989年,曾志伟当导演拍摄《安乐战场》时,有场激情戏,女演员余倩雯明确要求借位拍摄。
他却拍着桌子怒吼:“要的就是真实感!”
结果演戏变成了真欺负,气得美术指导当场怒骂:“你简直没人性!”
在综艺节目里,他对女演员动手动脚更是家常便饭,要么突然袭胸,要么伸手扒裤子,被骂了就笑着打哈哈:“开个玩笑,活跃气氛嘛。”
最让人感到心寒的是蓝洁瑛事件,蓝洁瑛生前曾控诉曾志伟侵犯了自己。
尽管他矢口否认,可网友翻出他过往的种种“玩笑”,会发现那些低俗举动,或许不是什么幽默,而是赤裸裸的霸凌。
这5位男星的嚣张,都藏着娱乐圈的潜规则,只要名气够大、资源够硬,霸凌就能被轻易掩盖。
好在行业正在慢慢清醒,今年,影视协会发布《抵制职场霸凌声明》,要求剧组必须设立匿名投诉渠道。
各大平台也明确“德不配位者不用”,有霸凌前科的艺人必须被列入“黑名单”,越来越多的从业者敢站出来说话,不再为了资源忍气吞声。
正如一位老演员所言:“演技再出色,若人品不过关,终究也只是昙花一现。”
娱乐圈从不是“实力至上”的法外之地,能长久站在聚光灯下的,从来不是那些仗势欺人的霸凌者,而是守得住底线、懂得尊重他人的人。
如今,观众的监督就像一把利剑,正一点点撕掉“双面人”的面具,行业的规范也像一道光,照亮了那些曾经被阴影笼罩的角落。
当“人品”和“演技”同等重要,当每一次霸凌都被追责,娱乐圈才能真正配得上“光鲜”二字。毕竟,能被记住的从来不是霸权的嚣张,而是那些坚守善良与尊重的星光。而这样的星光,才值得被观众捧在手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