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警服直播带货被行拘7天!这一次,谁也救不了亲手把自己送进去的嘎子

admin2025-09-18  1

玩归玩,闹归闹,别穿警服开玩笑。这句曾在网络上流传的调侃,如今成了谢孟伟(艺名 “嘎子”)命运转折的真实注脚。警服,作为象征国家执法权威、承载公众安全感的特殊服饰,从诞生之日起就被赋予了不可亵渎的严肃性,而谢孟伟却将其当作博取流量、收割利益的 “道具”,最终为自己的荒唐行为付出了沉重代价。

近日,谢孟伟在其个人直播间身着带有明显警徽、警号等警用标志的服装带货,镜头前的他一边介绍商品,一边以夸张语气煽动观众下单,全然不顾警服所代表的庄重意义。这一幕被网友截图传播后,迅速引发全网声讨。9 月 17 日,云南警方通过官方平台发布通报,明确谢孟伟因涉嫌违法使用警用标志服饰,被依法行政拘留 7 天。消息一出,舆论哗然,不少看着 “嘎子” 长大的观众感慨:那个在《小兵张嘎》里机灵果敢、抗击日寇的小英雄形象,早已被眼前这个为了利益不择手段的网络主播彻底击碎。

时间倒回 2004 年,电视剧《小兵张嘎》横空出世,14 岁的谢孟伟凭借 “嘎子” 一角火遍全国。剧中,他饰演的嘎子倔强又勇敢,用稚嫩的肩膀扛起家国责任,成为无数 70 后、80 后、90 后的童年记忆。彼时的谢孟伟,不仅收获了观众的喜爱,还获得了业内认可,后续陆续参演了《我的团长我的团》《向着胜利前进》等多部军旅题材影视作品,一度被视作 “正能量童星” 的代表。然而,随着娱乐圈生态变化,影视市场对 “硬汉” 类型演员的需求减少,谢孟伟的演艺事业逐渐陷入瓶颈。2019 年起,他开始转型直播带货,试图借助 “嘎子” 的童年滤镜打开市场,却没想到这条路彻底偏离了正轨。

2020 年 12 月,谢孟伟的名字以负面形象再次刷屏全网。当时,他在直播间高调售卖 “茅台”“五粮液” 等高端白酒,宣称 “厂家直供、全网最低价”,甚至现场展示所谓 “授权文件”。但有消费者下单后发现,收到的白酒不仅口感与正品相差甚远,包装上还存在多处印刷错误。经市场监管部门调查核实,这些白酒均为贴牌假货,所谓 “授权文件” 也系伪造,谢孟伟的行为已构成虚假宣传。随后,国家市场监管总局在全国直播电商专项整治通报中,直接点名批评谢孟伟,这场 “假酒风波” 让他积攒多年的口碑一落千丈。

面对舆论压力,谢孟伟曾在直播间声泪俱下道歉,称 “自己被厂家欺骗,对不起信任我的粉丝”,但观众早已看清其 “割韭菜” 的本质,道歉并未换来谅解。更具戏剧性的是,当时同为演员的潘长江曾特意连线谢孟伟,语重心长地劝诫:“直播带货水太深,这里面的门道你把握不住,还是踏踏实实演戏吧。” 可没过多久,潘长江便 “打脸” 自己,不仅下场直播卖酒,还因虚假宣传被网友质疑,“潘嘎之交” 由此成为讽刺娱乐圈乱象的网络热词,而谢孟伟也成了这场闹剧里最尴尬的存在。

经历 “假酒风波” 后,谢孟伟的直播事业并未收敛,反而越发急功近利。此次穿警服带货事件,并非偶然为之。据网友爆料,早在半个月前,谢孟伟就曾在私下直播中透露 “要搞个大动作,让直播间人气冲上去”,还暗示会有 “特别造型”。直播当天,当他身着警服出现在镜头前时,评论区瞬间炸开锅,大量网友提醒他 “警服不能随便穿,这是违法的”,甚至有人贴出《人民警察法》相关条款截图。面对质疑,谢孟伟非但没有停止直播,反而情绪激动地怒怼网友:“我穿什么用你们管?这衣服是经过正规手续审批的,政审都过了,合法合规!” 他还在直播间爆粗口,称提醒他的网友是 “见不得别人好”“故意抹黑”。这番嚣张言论彻底点燃了公众的怒火,有网友直接向云南警方举报,要求对其行为进行调查。

9 月 13 日上午,云南警方官方账号回应 “已介入调查”,压力之下,谢孟伟终于在当天中午发布道歉视频。视频中,他换上便装,坐在窗前对着提词器机械念稿,全程表情僵硬,毫无愧疚之意。他声称直播间穿的是 “影视剧里的警服道具”,并非真正警服,还倒打一耙,称有网友通过 AI 换脸、P 图等方式 “恶意篡改直播画面,损害其个人形象”。这番苍白的辩解,不仅没能平息舆论,反而引发了更大范围的不满。有网友晒出直播截图,清晰对比出他所穿服装的警徽、肩章与真实警服完全一致;还有法律博主科普:“即使是影视道具警服,若带有完整警用标志,且用于商业盈利活动,同样涉嫌违法。” 舆论的持续发酵,让谢孟伟的口碑彻底跌入谷底。

9 月 17 日晚,云南警方发布最终调查结果,通报中明确指出:谢孟伟所穿服装带有标准警用标志,其直播带货行为已违反《人民警察法》第三十六条 “不得非法制造、贩卖、持有、使用人民警察制式服装、警械、证件” 的规定,决定对其依法行政拘留七日。

通报发布后,新华社第一时间发文评论,标题 “警服不是流量道具” 直击核心,文中痛批谢孟伟 “无视法律权威,消费公众对执法者的信任,这种行为不仅突破道德底线,更触碰法律红线,必须依法严惩”。

央视也在《新闻直播间》栏目中对事件进行点名报道,主持人强调 “任何公众人物都应敬畏法律、坚守底线,不能以‘流量’‘利益’为由,践踏社会公序良俗”。两大权威媒体的发声,彻底堵死了谢孟伟 “洗白” 的可能,网络上几乎听不到为他辩解的声音。

值得注意的是,早在 8 月 25 日,谢孟伟名下的四家公司就已集中办理注销登记,包括文化 公司、商贸公司等,这些公司均曾参与其直播带货的选品、运营等业务。业内人士分析,这或许是他早已预感事业危机,试图通过注销公司规避后续风险,但如今看来,这样的 “操作” 终究无法掩盖其违法失德的事实。从家喻户晓的童星,到被全网抵制的劣迹艺人,谢孟伟的坠落并非一蹴而就:从最初借助童年滤镜带货,到后来为求利益铤而走险卖假货,再到如今无视法律穿警服博眼球,他一次次消耗着观众的信任,也一次次挑战着社会的公序良俗。他曾在镜头前痛哭道歉,也曾承诺 “会改过自新”,但每一次 “回头” 都只是为了下一次更肆无忌惮地 “收割”。如今,行政拘留的处罚只是开始,随着 “劣迹艺人” 名单的不断完善,他未来不仅将失去直播带货的资格,影视、综艺等领域也将对其关上大门。

谢孟伟的案例,为所有公众人物敲响了警钟:流量或许能带来一时的利益,但法律的底线、公众的信任,才是长久立足的根本。警服不容亵渎,底线不容突破,任何试图以违法失德手段博取利益的人,最终都只会像谢孟伟一样,亲手把自己 “送” 进深渊。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zunli8.com/entertainment/1758182537a1553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