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1》票房破3亿,导演表示没想要眼泪,要大家更清醒

admin2025-09-19  0

抗日电影《731》已经上映,第一天收获不错,内地票房破3亿了,明天是周五,如果继续超过或保持今天的票房,那么应该整个周末结束票房会到12亿,预测是13亿多,看起来很保守,估计对电影的品质信心不是很大。

1.

目前票房已经破3亿,片方分到了1亿,如果票房到13亿,片方会分到4.86亿元,估计也保本了,甚至略有盈利吧?

排片占比给到第一,高得离谱,机会给到了,电影能不能争取机会大赚,关键还是看品质。

类型片很多,数不胜数,优秀的电影也很不错,比如暑期档上映的《南京照相馆》票房快要破30亿,而在市场如此不景气的状况下赚到近30亿,已经非常的不容易。

《南京照相馆》是7月25日上映,第一天是周五票房收入1.58亿元,第二天持续走高2.67亿元,第三天是4.13亿元,第五天是5.17亿元,一直在不断地上升,豆瓣评分8.7分,如果《731》能够品质达到《南京照相馆》票房可能预测不会是13亿元,应该是31亿元。

2.

目前豆瓣的评分也出现两极分化。

从观众的反馈来看,电影拍得不够严肃,因为这不是一般的题材,这是反抗侵略的大戏,怎么可能会出现笑声?

关于电影的尺度也是争议很大,有人认为表现得淋漓尽致才好,这样更感人,更激发大家的爱国情怀,也有人认为尺度太大了,会吓到小孩,16岁以上的观众才能观看,对于尺度的表现说法都不一样。这好像在《南京照相馆》里看不到。

很多观众打了两星,认为表现得不是很好,没有拍得很彻底或尽兴,自救的戏码可能得不到观众的认可,而且还有搞笑的镜头,一点都不严肃。自救的戏份拍得搞笑,这就不理解了,因为一般情况下生死存亡,谁还能笑得出来?

类型题材太多,创作者们应该找到一个新的视角来呈现,这样不会让观众感到审美疲劳,而且能够激发新的爱国情怀,甚至会提高大家的审美标准。

3.

没有创新和突破,拍摄类型片就没有任何意义,因为还不如去看那些品质不错的老片。

导演赵林山曾经导演过电影《铜雀台》,这部电影票房和口碑都很一般。所以有人担心他导演的《731》,看到媒体采访导演,他有自己创作的思路。

据悉赵林山的两个女儿也在该片演出,而且是电影里年龄最小的被迫害者。

导演表示希望更年轻的观众走进电影院观看,没想要大家的眼泪,想让大家更清醒。

赵林山是长春人,长春电影制片厂导演,对他来说,这段历史非常深刻,也造就了他在创作上偏向于这类题材的展示和披露。

导演想表达的是爱,丈夫对妻子的爱,母亲对孩子的爱,父亲对孩子的爱,甚至每个人对生命的爱,对自由的爱,用这个来凸显那个时代的残酷。

赵林山表示自己反对消费苦难,尝试把握平衡,不愿把残忍的一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暴力、绝望层面,他想通过手法让电影有触觉,不是博眼球,而是触动观众的内心。

制片人张望表示这是一部反战影片,想通过这部电影呼唤和平。历史跟市场之间并不矛盾,真实地还原历史,就是对市场负责。

赵林山还表示,特别相信一句话,只有我们强大,我们可以不被别人欺负,也不去欺负别人。真理未来也永远在大炮射程之内。

结语

国外类型片有《奥本海默》和《辛德勒的名单》较为优秀,这其实是一个标杆,后来的导演应该以这样的目标为创作理念。突破创新,挖掘更令人震撼的主题,才能更加感动观众的内心。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zunli8.com/entertainment/1758211331a15561.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