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按:徐克篇完结之后,香港武侠动作片系列也就差不多该结束了,接下来是尾声期,也即甄子丹篇。且先等一等,放大家鸽子的大公也终于回魂,将拖后的洪金宝/成龙篇,进行补齐了。
且让我们跟着大公,再次回到1980年代中期,回到《警察故事》,回到那个上升期去看一看。
话说,1985年,“嘉禾”拍了拍三毛哥那肥硕的肩膀,然后在他身上压了一个重担。
三毛哥作为一代名将,此时犹如兵马大元帅,叱咤风云,统筹全局,妥妥的“嘉禾一哥”。而他师弟成龙,只是一员猛将而已,威猛异常,但也只是威猛。
一帅,一将,是那个时期三毛哥与大鼻的精准定位。
问题是,成龙过于威猛了!
现在你抓个影迷随便问,他们都会告诉你,1985年是“成龙年”。作为“嘉禾”的superstar,前台的成龙获得了空前的关注,而在背后操盘的三毛哥,就没有那么多灯光了。
何况,在这一年,因为《警察故事》的上映,成龙也终于证实了自己才是“元帅”之姿。
这对师兄弟,似乎没有意识到,他们正在经历权力的交接。
在《警察故事》大功告成之后,成龙彻底飘了,此时他形势一片大好,这是他第一部自己做主当导演而取得大获成功的片子,《师弟出马》只是票房大爆,并没有在地位上取得什么成绩,《龙少爷》更是一场灾难。之后成龙的电影里就会出现丁善玺、陈志华等帮带人了。《警察故事》给了成龙口碑的成功、地位的肯定以及导演能力的检验出师。
一个满级大佬已经诞生。
是你你也飘。
而且,“威禾公司”已经初具规模,成龙组织了自己的班底,下一部电影的阵容放今天来看的话,那叫一个大佬遍地走,必碾压所有。
这次的项目叫《龙兄虎弟》,显然是受了史蒂芬·斯皮尔伯格的《印第安纳琼斯》系列影响,想要拍摄一个港版的冒险故事。
我们数数有多少大佬。
导演,曾志伟。前年爆款《最佳拍档》的导演,现在的TVB总经理。
副导演,关锦鹏。未来的文艺片巨匠,成龙力捧的导演,当然那些文艺片给成龙亏了不少钱。两人合作拍摄《胭脂扣》还闹出不少故事,前文我们已经提过。(看这里:)
摄影师,刘伟强。就是那个日后“香港漫改电影之父”,教坏一代人的《古惑仔》的导演,也是《风云之雄霸天下》的导演,以摄影出身,对于画面的非凡掌控开启了香港漫改电影这个细分市场。之后的《风云2》因为换了彭氏兄弟导演,场面大则大矣,但镜头美感上真干不过。
之后在香港电影落寞后,还和麦兆辉一起开启了香港电影最后的辉煌《无间道》。
助理制片,陈可辛。吴君如的老公。应该不用我介绍了哦。那个《酱园弄》我是真没看。
美术指导,奚仲文。这个可是高手,当然也是我们今天主题的罪魁祸首。奚仲文能力没得说,日后的港圈大佬,《倩女幽魂》里女鬼聂小倩那犹如霓裳仙女的造型就出自他手,日后也做了导演,处女作《安娜玛德莲娜》应该和我同龄的人都有印象。
奚仲文很有想法,考虑到本片远赴南斯拉夫拍摄,肯定是要冲击国际市场的,因此奚仲文希望给成龙换一个阳光点的造型,因为美国原版的哈里森福特虽然英俊潇洒,但白人脸型的苍老感实在是太有特色了。那个年代就流行这种中年风格,从007到琼斯博士都是如此,甚至 国家也不能免俗, 推出的高仓健不也那样么。
但奚仲文敏锐地察觉到未来的趋势,因此想给成龙换一个坚朗的,阳光一些的造型,用一头干练的短发,来塑造这个新时代的冒险家。
这不能说不对,毕竟长发和那个时代的特色-嬉皮士重合度太高了。此时嬉皮士运动已经十几二十年了,确实已经没落,换换新造型是正确的选择
吗?
这个头是奚仲文亲自上手剪的。
成龙的说法是南斯拉夫这个鸟不拉屎的穷地方,连发型师都没有。
这个我不信哈,毕竟之后,他的命就是南斯拉夫医院救的。
这个发型老实说很好看,各位可以看看《龙兄虎弟》的片头场景,那应该是有史以来最帅的成龙,时年33岁,有少年的灵气,又有接近中年的沉稳。完美来的。
这个造型我认为很成功。
然后,就出事了。
我们看看成龙自己是怎么说的吧。
这部戏的美术指导是奚仲文,他希望我尝试一个新造型,剪短头发。我们在南斯拉夫开镜,拍摄地条件很艰苦,也没什么专业的理发师,奚仲文就直接上手帮我剪。
出事那天,我拍的那个镜头其实并不复杂。大概就是后面有两个人追我,我需要跳到一棵树上去,这在我演过的那么多动作戏当中也就是个过场戏而已。拍了两遍之后,前期导演曾志伟说,不错,可以了。可我回想了一下,不对,自己跳完之后落地时不够灵活,我希望再拍一遍。通常我说再拍一遍的时候,没人能阻止我,结果这一次就出事了。
其实那棵树对我来说真的不高,结果一跳过去,树枝断了。我一瞬间就掉了下来,在往下掉的过程中,我凭本能一直在抓树干和树枝,那些树枝就一路跟着断,我一直抓,它们一直断,落地时我习惯性地用手挡了一下,但头还是砸在一块石头上。后来想想,可见大家当时多忽略这些动作戏,包括我自己在内。说跳就跳了,根本没研究应该找什么样的树,可以承托我的重量。
落在地上的第一反应是腰很疼。当时我爸爸在片场,他过去几乎不来我工作现场的,也不知怎么就这次我出事被他当场看到。剧组的同事们赶紧先把我爸爸推走,免得他受到太大刺激。我感觉周围一下围上了很多人,也不知道过了多长时间,也许只是一小会儿,也许是很久,我忽然觉得自己没事了,要坐起来,大家赶紧按住我说不要动!我只好乖乖地听话,觉得整个人很热,摔下来之后头也很涨。然后大家就发现有很多血从耳朵里喷了出来,真的是在喷血,但是我的外表又看不到伤,大家都被吓住了,怕我会死。
那是上午9点多,剧组要把我从山上搬到山下,再坐吉普车送去医院。我记得自己躺在车上,旁边一直有人在用力拍我,说不要睡啊不要睡啊Jackie。我说你们不要打我了,我全身已经很痛了。到了一个小医院,马上先打针,大家都知道我很怕打针的,当时也没力气反抗了。打了很多针之后,我又被送到一家大点的医院,医生看过我的情况之后说,一定要马上脑开刀,不然很危险,我们这没有这么高的医疗水准,最好能找全世界最好的那个脑科医生来开刀,他是瑞士人。
在这个过程中,我的耳朵还在流血。又觉得鼻子很痒,原来是血在倒灌,从鼻子流出来,喉咙也在咕噜咕噜地响。直到这时候我才开始害怕,想起有个形容人快没命的词是“七窍流血”,现在耳朵、鼻子都流血了,我不会是正在七窍流血吧?想到这就赶紧用手摸了摸眼睛,还故意找到手上一块白的肉去摸,还好眼睛没有流血……
当时曾志伟在现场,他看到那种情况,觉得我可能快要死了,就赶紧打电话回香港给“嘉禾”的老板邹文怀。那时打电话不像现在这么方便,国际电话没办法一下子就打通,曾志伟第一次打过去,说明了情况,就等着香港那边回电话。邹文怀老板第一次把电话打回来,说正在联系那个瑞士脑科医生,然后就挂断了。电话第二次打来,说这个医生正在世界各地周游讲学,找不到人在哪里,电话又断了。
这个时候,医院的医生就有点急了,问,你们到底还等什么?早上九点多送来,到现在已经是晚上了,一定要做个决定了,不然伤者很危险。有人建议包机飞到法国做手术,医生说伤者现在的情况没办法承受机内压力,出血会更快。大家僵在那里,没人能拿这个主意,害怕一旦上了手术台,我没办法活着出来。
又不知道过了多久,那部戏的武术指导是成家班的冯克安,他打开门进来跟我说,大哥,你撞到了脑袋的骨头,需要开刀,先把骨头取出来,再放一个什么东西进去,几年之后再把那个东西取出来……这些话如果是用平淡的语气讲也没有什么,可冯克安当时是一路讲一路哭,呜呜哇哇的,那时他是成家班的主力,响当当的硬汉啊,看他哭得那么可怜,我就知道情况严重了。
最后,医生进来征求我本人的意见。我记得当时他说了一大堆话,大部分我也听不太懂,只能听懂operation(手术),等他说完,我只说了两句话:现在我能相信谁?我只能相信你。好,我做手术。
接下来就是剪衣服,推进手术室,时间应该是晚上八点多。当时迷迷糊糊地看着房顶上的灯,才知道原来手术室里面的灯泡有9个。后来感觉有个老头子在问我,你觉得怎么样?我觉得声音越飘越远。他对我说,你好好睡一觉。我就没有知觉了。手术做了多久也不知道。
第一次醒了之后,听到床头有铃声,睁眼,好像有4个护士在看着我,我想要起来,她们就把我的头往下按,我又睡着了。再醒来的时候,耳边响的是口哨声。那是谭咏麟在旁边吹口哨,吹的是他那首《朋友》。
我睁眼,看到大家隔着两层玻璃在跟我招手。我知道自己没死,就又睡了过去。第三次醒来的时候,已经换了病房。谭咏麟和曾志伟在旁边,看我清醒了,他们跟我说:王八蛋,你知道你的运气有多好吗?给你做手术的,就是那个瑞士医生!他刚好就在南斯拉夫讲学,是他帮你做的手术!
不知道在我决定进入手术室前后的那段时间里,到底发生了什么,那个医生又如何神奇地出现在我的手术室里,这一切就像是个奇迹。
我彻底清醒过来没多久,就跟护士说饿,想吃东西。她们震惊了,说我们从来没见过你这样的人。你是近左耳头骨凹陷,碎骨内移,一般人经历了这么大的手术之后,都会有很严重的排异反应,要么就是吐,要么就是没食欲,哪有你这样一醒过来马上就要吃东西的?可我当时胃口还真的挺好的。他们给我拿来的食物,我很快就吃完了,也没有什么想吐的感觉。后来曾志伟还跟我说,帮我开刀的医生出来之后跟大家讲,这个人真的是超人,别人经历那么大的手术,过程中血压和各项指标都会很不稳定,你们这个朋友居然从头到尾血压都是稳定的……
5天之后,剧组把我送到了法国的医院,去做进一步的检查,确认听力是否受损,顺便检查恢复的情况。我忽然意识到一个问题,这里已经有媒体拍到我受伤的照片,新闻应该很快就会传到澳洲,不能让我妈妈知道我受了这么重的伤。爸爸也觉得应该瞒着妈妈。
到了法国之后,我主动给妈妈打了个电话:“妈妈,我们戏里的一个武行受伤了,我们送他到法国的医院来检查。”妈妈问武行有没有事,我说已经做了手术,脱离危险了。
两天以后,澳洲当地的媒体果然报道了我受伤的消息,妈妈很焦急地打电话找到我,说,“我看到你的头包着绷带的照片,说是你受伤了,没事吧?”
“没事没事,你看我现在不是好好地在跟你说话吗?其实那个照片,是剧组让我配合做新闻拍的,他们觉得如果只是武行受伤,这个新闻不够大嘛,所以就对外说是我受伤了,放心吧!”
妈妈这才放下心来,在电话里说,“你以后不要再做这种事了,也不要再拍那么危险的戏了。”
我说知道了,好的好的。
在法国的医院做完检查之后,我们开车返回南斯拉夫,一路上开了几千公里,连续开了7天。
回到剧组之后,我们原本还希望可以继续拍摄,大家想了一个办法出来,可以只拍我一半的脸,因为如果要等我的头发长出来,还需要4个月到半年时间,剧组里100多号人,是没办法等的。拍了几天,发现效果真的不好,大部队才一起撤退回香港。那部戏一停就是一年。
我脑袋现在还有一个窝,是软的,没有骨头。耳朵到今天也还有后遗症,听高音会痛,低音听不清。这是当时那个手术留给我的纪念。
一年多以后,我回到澳洲的家里,妈妈那时候已经知道是我受伤了。她说,“让我看看你的头。”我故意给她看没有受伤的那一边,说,“你看,是不是恢复得好好的?都跟你说啦,是新闻故意在小题大做啦!”
自打这一次之后,我的干爸爸何冠昌就不准我剪发了。不仅如此,他还立了一个规矩:成龙不能演会死的人。剧本里如果我这个角色会死,那就不能接。其实我一直很想演西楚霸王项羽,也有很多人拍这个题材就会想到我,但是因为楚霸王会死,干爸爸就没有允许我接当年陈凯歌导演的《霸王别姬》。
对于这两个禁令,尽管我自己不迷信,但觉得还是听他的话吧。
1997年,干爸爸去世了。在那之后,这两个禁令也逐渐被我打破。《大兵小将》里我的角色就死掉了。2012年,拍丁晟导演的《警察故事2013》,演一个公安特警,需要把头发剪短才符合角色要求,这才剪了个公安式板寸。
PS:老房家对于剪头这件事真的是有羁绊。老爹大半辈子没剪头,等干爹死后,剪了个板寸。儿子容留他人吸毒罪获刑6个月,出狱后父子第一次见面,房祖名要求父亲带他去理发,想要“从头开始”。在这之前他甚至不敢直视父亲的眼睛。成龙二话不说拿起剪刀,亲自上手。话说这个大半辈子都留长发的汉子,儿时的手艺居然还没落下。也是令人唏嘘。
回望三十年前,亲自上手给成龙剪发的是奚仲文。
恍如隔世啊!
成龙的自传大家看看就得了。
其实在他受伤之后,剧组还是拍了很多戏的,毕竟曾志伟和冯克安都还在,没有成龙的文戏并不影响拍摄,他们甚至还找来了柯受良,拍了很多十分精彩的飞车戏。
当然《龙兄虎弟》的延期,那是板上钉钉了。
于是,“嘉禾”全体又望向了任劳任怨三毛哥。。。。。。
你还别说,三毛哥手里这个项目,能担大任。
很多人应该是和我一样,是从《飞鹰计划》开始了解 飞鹰的故事的,成龙这部电影是他电影生涯里最好看的电影之一,紧贴现实二战历史和中东局势的剧情让我欲罢不能。
以至于之后我找到他的前传《龙兄虎弟》时,看到“上帝武装”这么中二的名字,一时半会有点接受不来。
现在回想,1986年,东欧剧变的前夜,整个世界都在喊打喊杀似的开放,冷战已经降级,铁幕正在松动,这也是成龙能跑去南斯拉夫这个东欧社会主义国家拍戏的时代背景。
同时,因为这种松动,全世界正在从越战和阿富汗战争的阴云密布中走出来,伴随敌对意识的文化产业开始向各种娱乐产业倾斜(当然那会朴素的东方阵营还没意识到里面夹杂着和平演变的私货)各种乱七八糟的西方文化一股脑的冲击进来,比如我们小时候常见的世界未解之谜。
事实上这种需求至今仍在,只不过方式变了,我们小时候看的世界未解之谜,而现在的年轻人,则去视频网站看网红。
三毛哥现在操盘的项目,就是《富贵列车》。
当时,大家都觉得这应该是改编自民国十大奇案之一的“临城火车大劫案”。
说的是土匪武装孙美瑶带领了1000人劫持了京沪铁路上的特快列车,列车上共有中外乘客约300人,其中外国乘客39人(涉及美、英、法、意、比等国),被劫持至临城附近的抱犊崮山区。
最后的结果是经过谈判,双方达成协议,孙美瑶部被收编为“山东新编旅”,算是正式招安,孙任旅长,所有被劫人质(除1名英国乘客中途死亡)均获释,劫案正式解决。
我们小时候应该都是这么认为的。
直到最近,某视频网站的网红up主更新了他“神奇组织”的第20期,讲述了一个美国西部叫做帕利塞德的小镇的故事,被称为“西部最无法无天的小镇”。故事中的整活逼停列车,让游客进小镇消费的故事是不是很眼熟。
很多人看完之后都会有一种“这事儿我好像看过”的既视感。
是的,这不就是《富贵列车》的剧情么。
比起“临城大劫案”,帕利塞德小镇的故事似乎更加接近一些。
考虑到香港是个英国殖民地,我寻思帕利塞德才是真正的《富贵列车》的原型。
本来这是个1500w预算的小制作。三毛哥摇几个人,安安稳稳,客客气气的攒个局,多美。
至于狙击春节档“新艺城”出品的那部刚猛异常的《最佳拍档之千里救差婆》,那是成龙的事。
结果成龙这一摔,出事了。
“嘉禾”把这个重任又都给了三毛哥。
这个屁股可不好擦啊!
首先,《最佳拍档》可不是好对付的,虽然这次换了个新人导演,麦嘉的头马林岭东,他的故事李老湿那边正在更。
本来,这是“新艺城旧七怪”之一曾志伟大战“新艺城二代新贵”林岭东的战争。
曾志伟的导演技巧是值得肯定的,而且,他手里有成龙。
经历过去年“成龙之年”,嘉禾有信心,能打赢这次春节档。
但现在《龙兄虎弟》上不了了。怎么办?
“嘉禾”心里虚的很。
于是,三毛哥这部《富贵列车》被迫提档,而且被赋予了不应该承受的压力。
如果仅仅是这样,那大不了就接受一场失败(何况还不一定输)。但嘉禾不肯,他们给了三毛哥最大的压力,赋予了过多的资源,将这个小项目吹的过于庞大。
三毛哥的人脉,那是没话说的,对于公司的鼎力支持,那当然是乐于接受。
他那会没想那么多。
“嘉禾”给了最大规模的支持,三毛哥摇来了非常多的人,江湖传闻,整个香港的剧组,除了“新艺城系”的几乎都停工了,全都被三毛哥摇走了。
问题是,香港太小,搭不了那么多景,这部戏是在东南亚拍摄的,把这么多香港明星摇去泰国,本身就是一件价格不菲的行动。
说香港几乎所有的剧组都停工了,也所言非虚,因为你可以在阵容里找到很多非“嘉禾系”的演员,其他如“德宝”的,“邵氏”的都有。
三毛哥的能力和人脉,那是没话说的。
蛋柿,蛋柿哈。
就像姜文老师借葛优之口说的那样,有时候步子迈的大了,容易扯着蛋。
所言非虚。
这片子居然花了三千多万。
而且三毛哥因为拍的太嗨,影片各种超支不说,最后粗剪版居然有两个多小时长,这时候万恶的资本主义就起作用了。
作为电影的院线方,“嘉禾”要求电影必须是90分钟。120分钟少放了好多场,不来钱啊好哇。
成龙来了也是90分钟。
于是三毛哥只能回炉,剪掉了不少配角的戏份。这都是三毛哥摇来的人脉,鞍前马后的来泰国拍戏,都是钱啊。
为什么会这样呢?
这事其实应该归咎于《快餐车》。
也就是“嘉禾三宝”的合体,因为资源的高度集中,《快餐车》成本达到了惊人的2500w港币,而且因为有蔡澜的加持,远赴欧洲拍摄。用冯裤子的电影《甲方乙方》里的话说,“时间短,困难多,但还是拿下了,一是扩大了影响,二是锻炼了队伍,缺点是应变能力不够,对实际困难估计不足,责任在我。总的来说,是开了一个好头。送各位几句话:计划充分,分工明确,大有希望。”
王朔的台词就是好啊!
对于洪金宝是如此,对于成龙也是如此。
这是他们第一次这么玩的这么成功。总的来说,导演是洪金宝,操盘手是洪金宝。之后他开的《福星高照》成本更是高达2800w港币。为1985年嘉禾的大胜,立下了汗马功劳。
而成龙也在这个所谓的“被锻炼的队伍”之中,雄心万丈的跑去南斯拉夫开了《龙兄虎弟》。
这对师兄弟,都畅想着美好的未来。
但现在,成龙这一摔,引起了蝴蝶效应。
首先,《富贵列车》被提档,其次,它被赋予了不该有的高度,自然,“嘉禾”给足了资源,让他膨胀到了不该有的体量。
但香港是个只有几百万人的小地方。
3000w成本,是无论如何,也收不回来票房的。
这跟你的电影质量没关系。
要知道香港本地票房过亿,发生在两年前的2023年,由《毒舌律师》创造。将近40年后,而成龙,或者说香港电影是在1991年的《飞鹰计划》时,制作费就破亿了。
换句话说,仅仅靠本地市场,赚不回来成本。
三毛哥连续操盘了2500w的《快餐车》和2800w的《福星高照》,他觉得自己行。
“嘉禾”不这么认为,“嘉禾”敏锐的看到,因为这两部戏都有成龙,在 韩国东南亚西 洲都能大卖,这才能收回成本。你这么玩不行,必须走全明星战略,你就必须摇这么多人,让我们在这人海里捞出另一个有成龙这般号召力的人物出来。
当然这是搂草打兔子,顺带手的,主要是狙击“新艺城”的《最佳拍档之千里救差婆》。
结果是,那场惨烈的春节档,《富贵列车》拿了2812w,仅仅领先《最佳拍档之千里救差婆》(2701w)一百多万。算是惨胜。
惨胜了春节档冠军。
是的,春节档冠军,年度票房冠军是徐克监制、吴宇森执导的一部翻拍《英雄本色》。
《富贵列车》和《最佳拍档》都是成本超级高的大制作,但香港市场就这么大,哪怕你质量高上天,买家基数就这么多,你有什么办法。
最后“嘉禾”主管会计的蔡永昌算了一笔,《富贵列车》居然赔了1000w港币。
当然,这是年底结算的时候才爆发的,在此之前,三毛哥看见“嘉禾”如此支持,也雄心万丈的开了两部大戏。
一部是曾志伟在成龙受伤之后,自己拍完了《龙兄虎弟》后,偶遇麦嘉,拉上他捣鼓出来的《最佳福星》。这部电影本身没什么好说的,但题外话就大了,因为麦嘉跳槽到直接竞争对手那里拍戏,直接引爆了“新艺城”的内部矛盾,“新艺城”从此开始分化,迅速走向了下坡路。
至于《最佳福星》,我只能说以我的观感来说,娱乐性要远远好于林岭东的那部《千里救差婆》。
林岭东是个好导演,是麦嘉的爱将,是“新艺城”第二代的干将。但他的风格过于冷峻暴力,与《最佳拍档》这个大IP的喜剧风格偏差比较大,倒是和很多年之后成龙那部《醉拳2》颇为接近。
看过电影的人应该知道我说的是什么,对,就是林岭东安排老板麦嘉被火烧的那个镜头,和几年后成龙在《醉拳2》里的那个炭烧危险镜头在风格上颇为相似,林岭东是个好导演,但起码在那个时间线上,他交出的成绩还是不如曾志伟的。
这是我的个人看法。
《最佳福星》是割裂“新艺城”的一个重大事件,另文里已经聊过
我们说点不一样的。
那就是三毛哥在这部影片中主推的一个新人。
其实,这不是三毛哥第一次推他,早在上一部《夏日福星》里,他就出演了一名警察。但这次他被三毛哥大力力捧,承包了大量的武戏,凭借三毛哥的调教,他虽然没有成为所谓的“动作演员”,却因此大红大紫,之后承接住了动作片这一细分市场。
他叫刘德华!那个年代最牛逼的偶像派。
可以说没有之一。
投稿、合作、加入读者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