捧起了刘德华,洪金宝的宝座却岌岌可危?

admin2025-09-28  2

本文作者:哈布斯堡的彼得巴甫洛夫斯克大公

前文讲过,“三毛哥”洪金宝的身上,有一个极其优良的品性,就是当大师兄当久了,非常有担当,也非常讲义气,很愿意带人,也愿意扶持人。

1985年,“嘉禾”的格局之下,明明幕后是洪金宝在掌控电影大局,他才是最大的大佬,“嘉禾一哥”,但是效果上却制造出了一个“成龙年”。

小弟上位了。而且是在大哥的直接扶持之下。尽管当时他们自己都没有意识到这一个变化的到来。

但是“嘉禾”看得很清楚。

不知不觉之间,“嘉禾”根据结果论,已将公司关注重心偏向了成龙。因为成龙代表了国际化,拥有着更多的可能性,也拥有更大的卖点。

而“三毛哥”则浑然不知,还是一如既往地去扶持新人。

在整合了“新艺城”的核心麦嘉后,洪金宝联手“新艺城七怪”之一的曾志伟,三人联手打造了《最佳福星》。将“新艺城”的《最佳拍档》与“嘉禾”的《五福星》整合在了一起,这可是当时香港最耀眼的两大黄金招牌。

在这部众星云集的作品里,洪金宝为刘德华加了戏份,让他的表现相当亮眼。洪金宝推刘天王的私心,非常明显。

但是,三毛哥没有想到的是,不仅是成龙取代了他,还有一个更大的改变也随着而来。

那就是:时代变了!

很多年之后,刘德华自己开了一家叫“天幕”的公司,出品了一部叫《九一神雕侠侣》的电影,由元奎执导,在“新宝院线”上映。

这部戏本号以前聊过,(),在这里就不赘述剧情了。片中刘德华的秦哥风流潇洒,但让人印象更加深刻的其实是另一位“四大天王”郭富城扮演的杀手银狐,他那一招“恐怖天使”狂拽炫酷吊炸天,是那个年代最火的绝世武学之一。

可以说在1991-92年,偶像派把持整个市场,并且还能交出不错的答卷。已成定局了!

知道这意味着什么吗?

时代变了!

这四个字之前我们说刘家良师傅的时候用的多。

万万没想到,三毛哥也轮到了。

确实,世道变了,时代变了。

当年虽然有姜大卫和狄龙这种顶级颜值的哥哥,但罗烈、罗莽等颜值平平的腱子肉演员还有生存空间,观众朋友们都是劳苦大众出身,只对类型片感兴趣,只要是武打,或者喜剧就行。

所以像石天这样的颜值,也能成为“新艺城”的当家花旦。

但当时间线滚到1986年,“九龙女”火起来以后,偶像派的时代到来了。(

三毛哥对于刘德华的提携,至关重要。

正是因为他的引路,刘德华才能挤进这个赛道。

虽然不能说刘德华是动作明星。但当偶像明星开始拍动作片之后,元华也好,元彪也罢,就只能饰演配角,而其他武指,要么退居幕后安心做武指,要么只能跑跑龙套了。

这就是为什么你能在TVB剧集里时不时还能看见罗莽和李海生等高手却在饰演大爷大妈的原因。

时代变了。真的。

而且,时代的变革是伴随着阵痛的。

三毛哥随后于1987年开了一部《东方秃鹰》。这在香港动作片历史上应该大书特书,因为这可是战争片。

这种动作片领域的大手笔香港就没玩成功过,之前张彻的《八道楼子》就是先例。

但因为“嘉禾”在成龙受伤后的应激反应下,给予了三毛哥过于庞大的支持,三毛哥有些飘了。

电影好看么?

好看,超级好看。

电影票房高么?还行吧,2160w,勉强挤进了当年票房榜前十。

但电影的成本,花了3500w

这是三毛哥“首次尝试香港化西片”。从质量上来说,我给个大大的赞。

但“嘉禾”给赔得不轻。

然后,不做人的事情就来了。

“嘉禾”包了个大酒店,开了个检讨会,把成龙和洪金宝都叫来列席。

然后痛批洪金宝。

那两年的局势是这样的。

1986年,成龙因为《龙兄虎弟》受伤,歇了整整一年。

那年“新艺城”局势一团乱麻,《最佳拍档之千里救差婆》以2701w的成绩在春节档败给了三毛哥的《富贵列车》(2812w),但差距很小。

之后麦嘉在曾志伟的撮合下居然拿着自己“新艺城”的当家招牌《最佳拍档》来和“嘉禾”的招牌《五福星》合体搞了《最佳福星》,最后票收2310w,排在这两部春节档电影的后面。

本来“新艺城”已经一团乱麻了,结果徐克突然掏出来一部《英雄本色》,3465w票房雄踞第一。

这就是1986年的票房前4

对比1985年香港电影票房榜前5全是嘉禾,全是三毛哥主导的盛况,危机已生。

1987年,票房冠军是成龙的《龙兄虎弟》。亚军是“新艺城”的《监狱风云》。这才是麦嘉头马林岭东擅长的玩意。

季军是成龙的《A计划续集》。

第六是“新艺城”的《英雄本色续集》。

而花了3500万的《东方秃鹰》,仅仅以2160w位列第十。甚至还不如第八名的灵幻功夫片衍生作《鬼新娘》(2209w)。

在这个形势下,“嘉禾”把三毛哥和成龙一起拉到酒店,邹文怀亲自批判三毛哥花钱太多,导致影片成本失控,就像60年代好莱坞的20世纪福克斯一样,重金拍摄《埃及艳后》声势浩大但却收支不相抵,算是大失败!

这个脸打的就有点过分了。

因为这一年排名第三的《A计划》续集,虽然在香港的票房榜排名只是第三,但它是1987年全球华语片票房冠军,全球票房3000w美元,也就是大概2.4亿港币。

这让我们认清了一件事实。

那就是成龙有非常强大的全球市场号召力,他的咖位似乎可以hold大投资的电影。

香港毕竟只是个小城市,几百万人而已。票房冠军也就只能收两三千万票房。整个华语片市场,也就是南洋+台湾市场,也养不活这个体量的投资。

三毛哥和成龙的差距,在 和韩国两个发达国家的市场。

尤其是在1987年这个年份,韩国市场刚刚被香港电影《英雄本色续集》撬开。如果你看过韩剧《请回答1988》的话,他们一开头就在看这部电影,并且疯狂迷恋张国荣无法自拔。

而三毛哥的两部大制作,《富贵列车》和《东方秃鹰》,在质量上没话说,品质上乘,票房在香港这个市场体量上也算尚可。

但因为在国际市场上不卖钱,给嘉禾造成了千万级别的亏损。

可以说,邹文怀希望让三毛哥和成龙之间交接的心思,已经昭然若揭了。

双方爆发了激烈的冲突,坊间传闻三毛哥都准备动手了。

是你的话你也憋屈啊!经历了1985年独挑大梁狙击“新艺城”的大战(没想到却客观上造就了“成龙之年”),三毛哥没有功劳也有苦劳啊!而且在春节档勉强小胜“新艺城”之后,和曾志伟一起把麦嘉“忽悠”来整《最佳福星》,可以说是给了“新艺城”致命一击。如果不是徐克和吴宇森忽然掏出来一个《英雄本色》杀爆全场,恐怕“新艺城”早就黄铺子了。

这才一年时间,卸磨杀驴也没那么快,怎么也得等秋收吧。

但邹文怀的态度坚决。很显然,三毛哥和他的“洪家班”缺乏掌控大项目的能力,成本控制失衡。(当然“嘉禾”不会提其实《富贵列车》原来并不是一个大项目,纯粹是因为成龙的意外而被迫提升的)。这个其实好办,以后别开这么大的项目不就好了。

但另一个问题就不好解决了。就是“嘉禾”亏了一两千万,但《富贵列车》就亏足一千万,《东方秃鹰》成本更大,票房更惨,亏多少我没数据,但总体上说两千多万可能多,一两千万是绝对够数的。

邹文怀的身家,一两千万也是很难受的,这个锅必须有人背。

而且只要稍微总结一下,结论很好得出。

就是成龙花了三四千万拍的电影能回本,是因为他在 都能卖钱,而三毛哥不行,他的电影质量再一流,在华语文件圈能卖出去就不错了,毕竟《东方秃鹰》在香港本土也就混了个前十而已。

质量不是问题。这点我们大伙都公认,哪怕在40年后的今天,这些电影也依旧精彩。

那么问题就很简单了,就是三毛哥洪金宝,他的市场号召力不行。

起码,不如成龙。

三毛哥其实也意识到了这个问题。虽然他们是师兄弟,虽然去年三毛哥累死累活的主导了五部电影,但被人说自己导演的电影需要成龙这个大明星压阵才能成功,三毛哥心里总是不舒服的。

从他开“五福星”力捧刘德华可以看出,三毛哥是有意培植自己的阵容,有意压低成龙的影响力的。

你不得不佩服三毛哥的眼力,和他的能力,刘德华之后取得了非凡的成功。

但偶像派的全面得势,也伴随着老派动作明星的衰弱。

当然,这一切都不重要了,因为我们现在的时间点是1987年。

还有五年,香港电影就快完犊子了。

这次三毛哥算是和“嘉禾”有了裂痕。

当然正式决裂没那么快,他们三兄弟,他们“嘉禾三宝”,还有一部《飞龙猛将》待拍摄上映。

但之后,“嘉禾三宝”就再也没有同框合作了。

原因就在这里,元彪的“泰禾公司”才刚成立,洪金宝的“宝禾”就和“嘉禾”闹掰了,至于成龙的“威禾”,之后做大做强,有取代“宝禾”的势头。

邹文怀这个时候选择和洪金宝决裂,实在不是一步好棋。

彼时香港电影风头正盛,正属于上升期,各路热钱开始涌入,在198811日,原“金公主院线“的股东陈荣美和冯秉仲成立了”新宝院线”,成为了香港的第四条院线(前面三条分别是德宝(原邵氏)、嘉禾、金公主),三毛哥并不缺路走。

此时,一个日后将要终结香港电影的男人,正手握热钱等着和三毛哥合作。

其实早在三毛哥和麦嘉,刘家荣开公司的时候,他就曾经入局,但之后因为嘉禾召回了三毛哥,于是搁置了和他的合作。

现在,三毛哥和嘉禾闹掰了。

机会来了!

他叫王应祥!

而他和洪金宝开的公司,就叫“宝祥”!

投稿、合作、加入读者群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zunli8.com/entertainment/1759061154a16470.html

最新回复(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