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国庆档压轴的新片,凝聚着千名师生的千日打磨

admin2025-10-05  1

2025年10月5日刊| 总第4110期

用一个词来形容今年国庆档电影市场的竞争态势,就是“前有狼后有虎”。

前有狼,指的是已上映两周的《731》热度和上座率不减;后有虎,指的是此次并非所有新片都集中在假期之初上映

在中秋节(10月6日)才正式全国公映,为整个国庆档压轴的这匹“猛虎”,便是此前在法国戛纳秋季电视节(MIPCOM)全球首映,并入围第29届哥伦布国际电影与动画节、第13届温哥华华语电影节的《疯狂电脑城》。

本片由现任吉林动画学院教师谭焕臣执导。人气演员张睿、张天爱分别为男女主人公扎普和皮克西配音。

经常拆装电脑的导演,看着各种插件林立的主板,觉得它很像我们生活的现代化大城市,于是便以拟人化的手法搭建了处于电脑主机内部的虚拟都市“电路城”,并以赛博朋克为主体美术风格,讲述了一个老幼皆宜的正邪对抗,平凡英雄拯救世界的故事。

正如上百家动画公司才能托举起领跑全球的“哪吒”一般,在视听层面比肩世界一流3D动画的《疯狂电脑城》同样是团队创作的产物。它的背后,凝聚着近千名师生长达三年的耐心打磨。全片一亿多个建模面,每个都是青春与热爱的见证。

“电路城”里的“程序一家亲”

动画电影的优势便是能用画笔或电脑软件将天马行空的想象落实为实质化的视听产品。《疯狂电脑城》里的这座“电路城”,便是一个充满想象魅力的世界。

首先,主创将电脑的硬件设施化作了城市里的建筑,比如RAM大厦、内存条摩天大楼群、光纤高速公路等。居住在这里的人们,则是各种各样的程序。

其次,主创以电脑使用逻辑,来建立角色与建筑之间的关联。比如被删除的病毒和被隔离的疑似病毒的软件,会被关进“回收站监狱”。作为应用程序的皮克西,必须先去社交应用大厦报到并完成安装,才能使用自己的“超能力”。

最后,主创于细节之处加入了更多人类文明的元素,让赛博朋克风的“电路城”也有了烟火气。比如他们把银河列车影院等长春市的地标“复制”了进去。还让部分市民角色说着自己家乡的方言。

虽然影片的戏剧核心是通过战斗化解危机,但程序们在“电路城”里活得很真实、精细、讲究、充实。这个世界观在电影之外是有巨大扩展空间的。由其衍生的游戏、饰品、玩具、书籍、虚拟资产等周边,一定会非常受欢迎。

在故事和人物层面,主创非常重视情感落地。片中有很多小情景,还原的便是现代人的工作与生活日常。观众在“电路城”里也能看到加班牛马、话痨的哥,看到辛苦工作的成果瞬间消失时的崩溃,看到终于可以从事自己喜爱的职业时的兴高采烈。

主人公“扎普”的名字,可以拆解为“扎根于普通人的你我”。他在电影初期处于失忆状态,不知道自己是什么程序,也不知道自己擅长什么、能做什么。这很像年轻人刚开始规划人生时的状态。

皮克西则是另一个人生阶段的代表。她知道自己的本事是什么,但需要找到让其发挥出来的舞台。不要急、不要恼,是金子终会发光。本是一款普通应用软件的皮克西,却在最后的大决战中,凭借独特的技能,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

对于儿童观众而言,《疯狂电脑城》或止于一个平凡英雄集结成团、拯救世界的故事,感受其间的热闹、趣味与激烈场面。而成年观众则能读解出角色与故事背后的深意,从中思考身份焦虑、抗争命运以及如何坚持自我等深刻的人生议题。

动画电影的“寓言”属性,被深埋在了“电路城”的“程序一家亲”里。

校园里的“学研产一体化”

电影里,普普通通的程序们联起手来,最终战胜了企图将病毒通过网线感染全世界的大反派迪凯。

电影外,普普通通的大学生们在老师的领导下勤勉共创,同样上演了热血的逆袭好戏,即将与中国电影工业最顶尖的前辈们在国庆档正面对决。

吉林动画学院(业界简称“吉动”)创建于2000年,是中国第一所专门培养动漫游戏人才的高等学府,也是全球规模最大的单体动画学院,被誉为“中国动漫游戏人才的摇篮”。

学院先后于2004年被批准为“国家动画教学研究基地”,2005年被批准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2012年被评为“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单位,2022年被评为“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

《疯狂电脑城》便是吉动“学研产一体化”办学理念的最新成果。长达三年半的创作周期里,共有8个学院、12个专业,累计近千名师生参与其中。他们一共创作了150多个角色、300多件道具、60多个场景,建模面数超过1亿。

为了确保画面里细节足够丰富、质感足够精准,每个场景的光照参数和材质参数都要经过几十,甚至上百次调整。比如要想角色发丝的反光角度符合现实逻辑,就需要进行多番比对。学生们对动画曲线的修改多达37版,只为让运动轨迹更为流畅。

特效总监梁常赓带领团队用粒子特效模拟像素化风格,把摸不着的代码变成能看见的“魔法”,并通过无数次的调试,最终打造出壮观的“信息瀑布”。

新一代动作捕捉技术的运用,让人物的动作戏更为自然流畅,而人物的表情则需要手工来调整。反派迪凯的服饰纹理,更是由20名学生耗时两个月手工绘制完成。

先进的工业技术,为吉动师生提供了强大的制作工具,而最终影片所呈现的艺术水准,则是由师生们的创作匠心来保障的。

在校期间就能参与到国庆档影片的创作之中,能够在影院里和家人、朋友们一起看到滚动字幕里出现自己的名字,是一件多么让人感到自豪的事啊!

百年中国动画的新时代

1922年,万氏兄弟摄制了中国第一部广告动画《舒振东华文打字机》,写下中国动画史的第一页。

1926年,万氏兄弟又制作了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国产动画片《大闹画室》。

时至今日,中国动画已有百年历史,是文娱产业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尤其是进入到2025年,春节档的《哪吒之魔童闹海》和暑期档的《浪浪山小妖怪》都取得了远超预期的票房成绩。动画电影的卖座潜力,必将推动中国动画走进新的时代。

然而,这股爆发式的关注也在考验我国动画产业的根基是否足够深厚与牢固。当众多传统影视公司开始筹备动画电影,动画人才的储备数量和质量,都成为了关键。

动画电影虽然归属于电影范畴,但它除了需要使用专门的制作工艺之外,在人物、叙事、分镜等视听语言上,同样有着自己独特的法则。真人电影的创作经验,并不能保证一位导演、编剧、制片人可以顺利跨界到动画电影。

纵观国内外成功的动画作品,其核心团队几乎都拥有深厚的行业积淀。尤其是国产动画,有不少佳作是以各大动画学院的老师为主导来完成的。相较于真人电影,动画的创作更需要实操经验打底。

因此说,《疯狂电脑城》背后的吉林动画学院“学研产一体化”,是培养动画人才的高效模式。入学吉动的学生,通常在大一学习动画基础知识和软件的使用方法,大二即可进入项目组实践所学,大三则有机会参与由业界专家领衔的商业项目。大四时,他们中的不少人便达到了能够独立负责动画项目的水平。

学生们不再只是在课堂上被动地学习,而是能深度参与到动画项目“策划-制作-营销-衍生品开发”的全流程,并在其中主动完善自己。

这种“项目驱动教学”的模式,不仅让课堂知识与行业需求实现无缝衔接,而且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去确认自己的兴趣所在、优势所在。

参与《疯狂电脑城》的这近千名吉动学生,在实战中积累了宝贵的一手经验,对于任何正在或想要制作动画项目的公司而言,都是可以信赖的人。

从百集动画系列片《长白精灵》到《青蛙王国》系列院线电影,再到原创《疯狂电脑城》,吉动已经向中国动画产业输送了6万名专项人才。优秀的吉动毕业生广泛地活跃于腾讯、网易等头部企业的动画创作团队中。

除了继续创作《山海经鸟之战》等新作品外,吉动还在积极地深化“学研产一体化”的效能。《疯狂电脑城》在戛纳全球首映期间,吉动与法国国际高等视听制作学院签署合作协议。双方将在共建研究生院、师生交流、联合创业等方面整合各自优势资源,开展深入合作。

《疯狂电脑城》的上映,是吉动三年打磨的答卷,同时也是近千名师生动画征程的新起点。

文/满囤儿

转载请注明原文地址:http://www.zunli8.com/entertainment/1759651403a16958.html

最新回复(0)